《这个世界的音乐》教案2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5-11-14  | 
 
 
 温州瓯海区啸秋中学      曾晓飞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这个世界的音乐,理解声音与音乐的本质区别。  
 
2、品味作品形象而生动的语言,掌握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任何形式的生命的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领会“音乐”的含义,体会生动形象的语言。  
 
难点:解读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引申到热爱生命,保护生命和谐的主题。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各位同学,尘世的喧嚣,忙碌的生活往往让我们忽略了大自然中还有美妙的音乐,让我们一起进入森林音乐网,倾听来自大自然的歌声吧......  
 
屏幕显示,播放音乐(森林之歌)。  
 
(二)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总体把握课文,理清文章大致思路。  
 
明确:引出说明对象(音乐)——列举和描写动物世界的一些“音乐”——解释动物“音乐”产生的过程。  
 
(三)提问:1、文章讲的是音乐,但似乎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动物发出的声音,那么是不是说动物发出的声音就是音乐?请找出动物的声音是音乐的句子。  
 
明确:  
 
1)白蚁高度的组织规律的敲打声,有规律、有节奏的长度不同的短句出现的敲击声就像定音鼓部的  
 
      谱号。  
 
2、蝙蝠休息时发出的一种奇异的、孤凄的、清脆如铃般的可爱声音。  
 
3)鸟类事务性语言背后还有大量的重复出现的美妙音乐。  
 
4)蟋蟀、蚯蚓的合奏、座头鲸充满力度和肯定的歌曲、令人飘然欲飞的合成音响等等。  
 
由此可以归纳出这些声音的特点:  
 
1)动物的音乐是一种“奇妙的、美妙的、可爱的、让人飘然欲飞”的音乐,这说明动物声音中有情感存在。  
 
2)动物的音乐是一种“有节奏、有规律、重复出现”的音乐,这是动物声音的外在特点。  
 
所以,动物的音乐是一种有节奏、有规律、重复出现的表达情感的声音,而那些彼此交流信息如:警告、惊叫、求偶、宣布领地等事务性语言则不是音乐。  
 
 
 
2、既然动物声音中有音乐存在,我们人类也有音乐存在,那么这些小到不足两毫米的甲虫,大到海洋之王的巨鲸,乃至智慧生物的人类,为什么需要音乐,他们创作音乐的原因是什么?  
 
(指名朗读课文第11段和第15段)。  
 
从这两段话中,我们不难得出,动物和人类需要音乐是由于什么?作者是如何具体解释的?  
 
明确:1)生物性的活动,生物的特点。  
 
            2)从杂乱到有序,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一种过程。  
 
            3)表达情感的需要  
 
(四)讨论:作者把音乐创作视为人类的生物性本能,把动物与人类看做有某种质的类同,是否抹杀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对这一问题,你是如何认识的?  
 
教师小结,顺便穿插一些具有创作音乐天赋的动物故事。  
 
如:座头鲸十分擅长用一种人类歌唱家常用的“A—B—A”格式来演唱,即先演唱一段旋律,接着进一步阐述,然后再回到稍加改变的原旋律上来。此外它们还会进行“艺术交流”。  
 
加利福尼亚沼泽鹪鹩心情好的时候,能唱120个主旋律,前后旋律间还能按照人类音乐家所使用的“呼叫——应答”方式来衔接。  
 
赫米特画眉:“五音乐律”。  
 
(五)谈谈本文的说明方法,品味语言。  
 
明确:本文主要运用了两种说明方法:  
 
            1)举例子;为了说明动物界充满音乐,作者列举了白蚁、画眉、鲸鱼等各种动物的例子,  
 
                  并生动地描述了它们发出的美妙音响。  
 
            2)作比较:人类和动物音乐的比较,更是贯穿于全文,说明动物和人类一样,        
 
                                  有着超功利的音乐。  
 
品味语言:(略)  
 
 
 
(六)拓展延伸:(略) 作者邮箱: honeyfeifei@163.com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