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教案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5-12-21  | 
 
 
 成都二十中语文教研组 吴张泽  
 
学习过程:  
 
一、 导入  
 
中国文人多雅趣,这不仅表现在他们其琴书画、诗词歌赋才艺方面,也体现在他们生活的饮食起居上,尤其关注居住环境,居所不但是他们的生活空间,更成了文人的精神家园,因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刘禹锡《陋室铭》“唯吾德馨”,其何陋之有?台湾作家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把小屋看作“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他们或恬淡孤高,或陶醉自然,有诗意地栖居情怀。归有光这篇散文《项脊轩志》专门为书斋作记,作者又是何种情怀呢?  
 
二、 解题  
 
志:名词,记;轩:本指前面高有帷幕的车子,因而把像轩车的屋子、走廊都叫轩,今天轩用来指有窗的廊子或小屋,多用于书斋茶馆;项脊:因江苏太仓项脊泾得名,因为他远祖归道隆曾居住于此,把它用来作书斋名有纪念远祖的意思。  
 
三、 作者  
 
归有光:明代著名古文家,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九岁能文,但科考坎坷,三十五岁才中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六十岁终中进士。以儒生而为县令,为政清廉,不为豪门大吏所容,仕途不利,转徙五年而终。归的文章“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时人有“明文第一”“今之欧阳修”的赞誉。  
 
四、 解读  
 
⑴散文往往以情取胜,描写能寓情于景、景中含情,叙述能娓娓道来,情蕴浑然,说理能不紧不慢、情理交融。作者喜欢用一句话、一个词定下全文的感情基调,我们把他叫做“文眼”,请找一找本文文眼。  
 
明确: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⑵这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点拨:在文中何位置?独立成段,意义何在?  
 
明确:承上启下,实现过渡  
 
点拨:这是局部价值,既然还是文眼,那就全文来说呢?  
 
明确:是脊梁骨,是纲,统率全文。就是散文的神,行散神聚,纲举目张,此之谓也。  
 
⑶如果把它放在文章开头如何?学生讨论。  
 
明确:上下文转换生硬;先介绍它利于读者了解、显得自然不突兀。  
 
⑷作者因何而喜?(注意疏通字词)  
 
明确:修葺复新之乐,庭室闲雅之趣。  
 
⑸说“悲”却未用“悲”字,用了哪两个同意义的动词?  
 
明确:“泣”和“号”  
 
⑹因什么而泣,又因什么而号呢?尽量用原文词语。  
 
明确:怀念先妣而泣,瞻顾遗迹,念及大母而号。(细节真切)先妣、大母各指谁?  
 
⑺一“泣”一“号”和“哭”有区别吗?  
 
明确:“哭”强调动作,“泣”和“号”着重情感流露,“号”比“泣”程度深。作者为何对后事是“长号”?  
 
⑻那剩下的内容和悲没有关系吗?(注意疏通字词)  
 
明确:有,先讲家道中落,后讲爱妻亡故,未着一悲,悲已现矣。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⑼那从抒情方式上看,二者的区别在于?  
 
明确:一是直接抒情,一是间接抒情  
 
⑽文中作者写的几件小事都是回忆往昔的内容吗?  
 
明确:不是,追忆妻子却写现在的庭中枇杷,虚实结合。  
 
⑾总结一下,作者之悲包括哪些人事的感叹呢?  
 
明确:家道变故、至亲仙逝、功名艰辛、夫妻两隔。  
 
⑿启悟:“人有悲欢离合”,能真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者古来几人?其实物理和人事类同,事物有新旧变迁,人事有喜悲经历。项脊轩累三世,“凡四遭火而不焚”,也许有神护之,那么人生遭际,最终命运又由谁来掌握?念及于此,命运多舛者悲从中来。  
 
⒀谈谈作者写的哪个方面也能让你真切体会到悲的意味?  
 
①请大家齐读一遍该部分  
 
②说说自己的感受  
 
③讲讲联想到的内容  
 
④有感情的读一次  
 
五、 结课、布置作业:《优化》延伸阅读一、二题。  
 
六、 附:板书  
 
项脊轩志  
 
归有光  
 
 
 
喜(修葺复新之乐,庭室闲雅之趣)  
 
项脊轩 人事  
 
悲(家道变故、至亲仙逝、功名艰辛、夫妻两隔)  
 
作者邮箱: wuzhangze_79@sina.com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