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虎》同步练习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3-30  | 
 
 
 [学法导引] 
 
《华南虎》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诗人牛汉写的一首寓意深刻的诗。诗歌定位于“十年动乱”的特定时空,那时,生命被囚禁,人们的精神自由被束缚,作者以这同样被囚禁在铁笼中,失去自由还饱受摧残嘲弄的华南虎形象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及同类人在艰难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及对自由的强烈渴望。 
 
学习本诗,首先要了解诗人及其同类人在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其所遭受的噩运,这样才能透彻地理解“华南虎”的形象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和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其次要了解“象征”这个概念,再借助文中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来把握诗中众多形象所包含的深层意义,进而把握这些形象和主题的关系;此外,还须以反复的诵读来带动对诗作的深入理解,来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旨。 
 
[典题例析] 
 
例题:1、什么叫做象征?象征与比喻有何区别? 
 
2、这首诗中的华南虎有何象征意义? 
 
解析:第1题旨在通过概念的明确及与“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比较来让学生认识“象征”这种写作方法。第2题要了解华南虎的象征意义,就得深入体味文中的重点语句,如虎的“背对”观众,“安详”地“卧”,透露出华南虎对“观众”以及“观众”所代表的生存形式的轻蔑;如“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暗示华南虎曾做过许多无畏的反抗,即使是徒劳,但它仍会不屈不挠不悔地抗争下去;如文中一再提到的“火焰似的斑纹”、“火焰似的眼睛”突出其对自由火一般的渴望…… 
 
参考答案:1、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写作方法。它同“比喻”的区别在于,象征往往用于诗文的整体构思,是一种写作方法;而比喻则用于个别句、段的修辞,是一种修辞手法。 
 
2、华南虎,代表着不屈的生命,执著高傲的灵魂,象征着思想者和先知者。 
 
[课时训练] 
 
一、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铰(    )掉     栅(      )栏     胆怯(      )  咆哮(    )(    )  掠(      )过    劝yòu(     )  抽chù(    )  沟hè(      )  不jī(     )  斑lán(     ) 
 
二、用恰当的词语概括画线部分的文字内容。 
 
1、(你)是屈辱的心灵在痛苦地颤抖吗?           (            ) 
 
2、恍惚之中听见一声声音大得惊人的咆哮          (            ) 
 
3、有一个不受束缚的灵魂/掠过我的头顶          (            ) 
 
4、我挤在声音零乱细碎的人群中                 (            ) 
 
三、填空、简答。 
 
1、《华南虎》作者        ,原名          ,是“     ”诗派的重要成员,本诗作于 
 
           的特殊年代,作者采用       的写作手法,借虎来表达                    
 
                                                             。 
 
2、写出下列诗中各形象所代表的深层含义。 
 
⑴观众:                                                                         
 
⑵铁笼:                                                                        
 
⑶“我”:                                                                       
 
3、诗歌末段说:“我终于明白……”,我这时明白了一些什么? 
 
答:                                                                            
 
                                                                                  
 
                                                                                 
 
四、请以《华南虎的自白》为题,根据诗意展开想像,写一段话150字左右,来描写被困笼中的华南虎的心理活动(它回想着什么,愤恨些什么,向往些什么……) 
 
                                                                                  
 
                                                                                  
 
                                                                                  
 
                                                                                  
 
五、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选段,完成1-6题。 
 
 
 
⑴你的健壮的腿 
 
直挺挺地向四方伸开, 
 
我看见你的每个趾爪 
 
全都是破碎的, 
 
凝结着浓浓的鲜血! 
 
你的趾爪 
 
是被人捆绑着 
 
活活地铰掉的吗? 
 
还是由于悲愤 
 
你用同样破碎的牙齿 
 
(听说你的牙齿是被钢锯锯掉的) 
 
把它们和着热血咬掉…… 
 
我看见铁笼里 
 
灰灰的水泥墙壁上 
 
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 
 
像闪电那般耀眼刺目! 
 
  
 
⑵我终于明白…… 
 
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 
 
恍惚之中听见一声 
 
石破天惊的咆哮, 
 
有一个不羁的灵魂 
 
掠过我的头顶 
 
腾空而去, 
 
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 
 
和火焰似的眼睛, 
 
还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 
 
 
 
1、“直挺挺地向四方伸开”中的“直挺挺”能否改成“笔直”?为什么? 
 
答:                                                                                  
 
                                                                                  
 
2、“凝结着浓浓的鲜血”中“浓浓”一词能否省略?为什么? 
 
答:                                                                                  
 
3、诗句加括号的那句话能否省略?为什么? 
 
答:                                                                                  
 
                                                                                  
 
4、第一节诗句内容可用第二节诗中的一个短语概括,这就是老虎具有               。 
 
5、“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这两句诗表明老虎面对困境做过无畏但却徒劳的反抗,但这“沟壑”为何让“我”感到“像闪电般刺眼”,以至于“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 
 
答:                                                                            
 
6、诗中画线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                                                                                  
 
(二)阅读下面选段,完成7-12题。 
 
鹫峰鹦鹉(节选) 
 
张抗抗 
 
⑴就在这时候,我忽然看见,那棵树的最顶端处,矗立着一片玉米穗大小、毛绒绒的绿叶,像是树王头上一顶绿色的王冠。 
 
⑵但那不是绿叶,而是一只大鸟。确切地说,是一只翠绿色的鹦鹉。 
 
⑶它的身子比起我们在花鸟市场的鸟笼里看到的鹦鹉,似乎更壮硕些。 
 
⑷然而,这只鹦鹉站立的位置和姿态,却又实在太不像鹦鹉了。它高高地盘踞在古松的顶端,像一只老鹰一般,昂首挺胸,俯瞰众山,居高临下,目空一切。 
 
⑸我停住了脚步,不敢惊动它。 
 
⑹瞬间,我和那只鹦鹉的目光相接,对峙了足足有几十秒钟。 
 
⑺后来我轻轻说了一声:你好。 
 
⑻它没有答理我,忙着用自己的钩嘴和双脚来回倒换,在树顶上灵活地走来走去。后来它歪着脑袋瞥了我一眼,猛地张开翅膀飞了起来,强劲的翅膀像两片对称的绿叶,煽动一阵绿色的山风。它发出一声声清脆而温婉的低吟,从高高的山顶,十分舒展而惬意地掠过幽深的山谷,消失在莽莽林间。 
 
⑼鹫峰以鹫命名。但在鹫峰绝顶未见老雕,却意外地见到一只鹦鹉。 
 
⑽在城市的窗下,处处可见美丽的虎皮鹦鹉。鹦鹉是早已被娇养惯了的城里人。 
 
⑾但这却是在京都远郊的野外山林,海拔几百米高的山顶。更尤其,最低气温零下二十几度,冬季长达三五个月。 
 
⑿如果那是一只春来北归的大雁或是天鹅,也许不足为奇。但鹦鹉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北方的山林里,尚未听说过有野生鹦鹉生存,难道是西藏大鹦鹉吗? 
 
⒀它究竟从哪里来?——同鹦鹉会见,总共只有短暂的两分钟时间。而因着这一只亲眼所见的“野生”鹦鹉,留给了我一连串的问题与问号:如果它是遛鸟人放养的鹦鹉,它不会飞得那么高;如果它是从南方逐渐迁徙过来的野生鸟类,又为何到此驻足? 
 
⒁想起了家养的鹦鹉,素有逃亡的习性,我就写过一篇散文,题名“鹦鹉流浪汉”。再看它那么翠绿鲜亮的羽毛和自信傲慢的气度,我宁可相信它是一只从谁家的鸟笼中逃跑出来的鹦鹉。说不定,它就是从我家、从我父母家里跑出来的那只鹦鹉呢。 
 
⒂它厌倦了笼中的禁锢和城市的封闭,终于不辞而别,毅然“下海”而去。 
 
⒃它不愿再被人豢养,而宁可到山林的自由空气中,吃苦耐劳、自食其力。 
 
⒄可是它在这漫长的寒冷的冬天里,以何物充饥呢?它能在雪层底下去寻找树种草籽、昆虫蚂蚁吗?它住在哪里呢?以往娇生惯养的笼中之鸟,会在树上自己搭窝吗?又怎样躲避野物的袭击和恶劣天气的侵害呢? 
 
⒅不必再问。不用担忧。看它那踌躇满志的样子,足见衣食无虑。如今它已在鹫峰安身立命,悠然独处。它的翅膀被山野的风 A 得矫健,它的目光被绿色的森林 B 得睿智;它的歌声 C 在山谷里, D 了不知名的小鸟温柔而深情的回应,一声声从树梢上升起…… 
 
⒆鹫峰没有鹫了,却有归隐山林的鹦鹉,活得像鹫一般自在,不再回城里去。 
 
7.选词填空。 
 
①盘旋    ②引发    ③锤炼    ④浸润   A:       B:       C:       D:         
 
8.段⑵中加点的“那”字指代的是                                                  
 
9.请结合文中的语句回答这只与众不同的鹦鹉“站立的位置和姿势”是如何的。 
 
答:                                                                             
 
10.从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这只鹦鹉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                                                                             
 
11.从这只鹫峰鹦鹉身上,你可以悟出点什么道理? 
 
答:                                                                             
 
12.若这只鹫峰鹦鹉和《华南虎》中的华南虎相遇,二者会进行怎样的一段对话呢?请展开想像,用生动的语言记下这段别致的对话。 
 
答:                                                                             
 
                                                                                
 
                                                                                
 
  
 
  
 
  
 
  
 
28 、华南虎 
 
一、jiǎo  zhà  qiè  páo xiào  lǜe  诱  搐  壑  羁  斓  二、1、抽搐  2、石破天惊  3、不羁  4、唧唧喳喳  三、1、牛汉  史成汉  “七月 ”诗派   “十年动乱”  象征  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不羁灵魂的颂扬   2、(1)观众:是冷漠、市侩,有时还会助纣为虐的群体的真实写照。(2)铁笼:是人类制造出来的色彩阴暗、冰冷无情、禁锢自由的囚具,代表邪恶。(3)“我”:代表了有良知、有灵魂的那类人。  3、“我”明白了被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虎,更是一个不屈服、不苟活的灵魂;明白了人类在其面前的庸俗、猥琐和无知;明白了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超越苦难,拒绝庸俗,抵抗堕落,奋然前行。 四、略。 
 
五、1、不行。因为“笔直”只是强调直的程度,而“直挺挺”不仅有“直”之意,而且形象地写出老虎困于铁笼的窘态,所以不能改动。 2、不能。因为这个词突出了老虎受伤害的严重程度。 3、不能,因为“听说”一词说明了材料的来源,未经查核;而它后面的诗句则丰富的诗的内涵,强调老虎受摧残的严重程度。 4、不羁的灵魂  5、虽然他的反抗是徒劳的,但这抗争体现了它高贵的灵魂,所以使“我”感到羞愧。 6、“我”对华南虎不屈的灵魂顶礼膜拜,也体现了“我”屈辱灵魂的觉醒。  7、A:③  B:④  C:①  D:②  8、在那棵树的最顶端处矗立着的东西。 9、高高的盘踞在古松的顶端。昂首挺胸,俯瞰众山,居高临下,目空一切。 10、自信与高傲。 11、略。 12、略。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