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寓言》课堂教学实录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7-09  | 
 
 
   
 
一、设疑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1、 师:英国作家萧伯纳有句名言“人生中有两大不幸,一是没有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不知大家是否赞同? 
生1:我不赞同。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感到不幸情有可缘,但得到了心爱的东西应庆幸才对呀。 
生2:我也不赞同。这两句话似乎自相矛盾。 
2、师:我和大家也有一样的疑问。看来,萧伯纳这句名言真有问题。今天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克思考人生的两大难题:如何对待幸与不幸。下面请大家随着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走进《人生寓言》。 
(点评:运用留白艺术,由萧伯纳的名言导入,新、巧,可谓一箭三雕:一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三是这句名言如一线贯穿,随着探究的深入,不断翻出新意。) 
 
二、调动积累,让学生了解寓言的特点 
1、 师:说起寓言,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 
生1:拔苗助长、掩耳盗铃。 
生2:狐假虎威、东施效颦。 
师: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看来平时积累很重要。大家喜欢这些寓言故事吗? 
(点评:内引以往的学习经验,首次强调课外积累,走近寓言。) 
2、 生3:喜欢。因为寓言读起来既有趣又发人深思。 
生4:寓言,它总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上的启示。 
师:那么从“东施效颦”这个寓言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呢? 
生5:告诉我们不要盲目地模仿别人。 
3、师:作家严文井曾将寓言比作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现在再读“东施效颦”这个故事,除了这个带有普遍意义的寓意外,换个角度看,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生6: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师:瞧,这就是魔袋,我们取出了比袋子要大的东西。一个寓言故事只要你用心去读,就可以读出许多理趣,读出许多智慧。下面请欣赏第一个魔袋《白兔与月亮》,看你能取出哪些东西来呢? 
(点评:归纳寓言的特点,为下面多角度解读寓意作好铺垫,走进寓言。) 
 
三、探究寓意,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 
1、 生速读《白兔与月亮》,要求:捕捉重要信息,能复述故事情节。 
师:本则寓言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生1:有一只白兔是赏月的行家,每天夜晚都要来到林中草地心旷神怡地赏月,于是诸神之王就宣布月亮归属于她。可从此以后,她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整日患得患失,最后她请求诸神之王撤消了那个慷慨的决定。 
2、师:刚才这位同学的复述你认为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生2:复述语言较概括,抓住了文中的关键语句,而且忠实于原文。 
(点评:通过速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评价渗透复述方法指导。) 
3、师::你不仅很善于听,而且也总结出了复述的方法。从这位同学的复述中我注意到了两个关键词“心旷神怡”“患得患失”,为什么月亮在归属于白兔后,她从前的闲适心情会“一扫而光”?请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关键语句。 
生3:“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师:这句话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生4:运用对偶,句式很对称,语言也很精练、用了很多成语,富有文采。 
生5:还运用了对比,刻画出了白兔面对月的阴晴圆缺患得患失的心态。 
(点评:抓住关键语句,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揣摩语句深长的意味。) 
5、师:著名词人苏轼有句词与白兔的这一心态迥然不同,是哪句呢? 
生6:人有悲欢离和,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点评:二次强调课外积累,巧妙引出多角度解读。) 
6、师:看来面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你从这一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生7:要能够发现和欣赏美,不可抱有占有的态度。 
生8:美好的事物应该大家共分享。 
生9:拥有非分之财就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点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的自主体验与理解。) 
7、师: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生10:我认为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因为白兔一则没有能力去保卫财富,生怕别人抢去偷去;二则有了私欲之心便不会真正拥有。所以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实力、有没有私欲。 (同学们热烈鼓掌) 
生11:我不赞成。白兔得到月亮后如能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就不会产生得失之患。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拥有平常心。(生点头,长时间鼓掌) 
(点评: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形成争辩,第一次进行多角度地解读。) 
8、师:刚才同学们思想两相砥砺,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阅读本身就是你与作者的对话、你与同学间的对话、你与老师的对话。我在读这则寓言时,我想到要“戒贪”,由此我还联想到放弃也是一种美。如果某种拥有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幸福,反而徒增烦恼就不如没有。而这也正可谓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可以从寓言中读出很多理趣来,而这也正是寓言的魅力。读了《白兔与月亮》,我们在回头看一看萧伯纳的名言,你又有何新的见解? 
(点评:师生同读同议,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促进者;鼓励学生质疑探究,重新解读寓意。) 
生12:我现在能理解“得到了心爱的东西”有时不一定就是好事。不过,现在我对前半句话又发生了疑问:“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就一定不幸吗?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那么请大家带着这一新的问题用读第一则寓言的方法来自读《苦难的王子》。 
(点评:第二次多角度解读,翻出了新意,同时又生发出新的问题。自然导入第二则寓言。) 
9、(生自读《苦难的王子》) 
师:下面请以四人学习小组交流你的读书收获。推荐一位中心发言人作好记录。 
生13:这个寓言讲述的是一个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后来能够顽强面对厄运的故事。从这一故事中我们悟出了两个道理:一是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切不可怀侥幸心理认为苦难只会落在别人身上;二是一旦遭遇苦难,就要勇敢面对。 
生14:我们这一组进行了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我们感受到了“厄运能使脆弱的人边得将坚强起来”。 
(点评:由“学会”走向“会学”。) 
10、师:正所谓“保荐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还有句歌词也是鼓励处于逆境中的人们要充满希望,你会唱吗? 
生15: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师:这样的才是真心英雄。你能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谈一谈吗? 
生16:贝多芬耳聋后仍“扼住命运的喉咙”从而创作出了不朽的音乐。 
生17:司马迁倍受宫刑仍坚持不懈地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生18:美国作家海伦 凯勒曾是一个盲人,但她以顽强的意志给她的创作带来里了光明,给千千万万读者的心灵带来了光明。 
(点评:外联生活,三次强调课外积累。) 
11、师:大家所举事例很有说服力。真可惜,我现在不是处于逆境,所以我成不了名人。说到此,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19:我又有了新的问题:是不是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规律吗?没有遭遇到厄运的人又该怎样培养坚韧的意志? 
师:你说出了我的困惑。谁帮我解答? 
生20:落难之后不一定能战胜脆弱,也有自暴自弃从此一蹶不振的。要培养坚韧的意志,我们必须自觉地寻找艰苦,在艰苦的条件下磨练自己的意志。比如长跑,并非厄运,但需坚韧的意志,是可锻炼人的。还有遇到了难题,要静下心来攻克学习上的堡垒,又何尝不需要坚韧的意志? 
(点评:学生自己质疑探究,第三次多角度解读。) 
师:体会深刻。通过大家的讨论,现在再看萧伯纳的那句名言“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你又有什么新的看法呢? 
生21:“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也未必是一种不幸。 
(点评:温故而知新。第四次多角度解读,又翻新意。) 
12、师:人的一生如云卷云舒、潮起潮落,如何面对人声中的幸与不幸,相信大家在今后的人生定会正确对待。请你说一条关于“得与失”的名言俗语以自勉。 
生22:得意淡然,失意夷然。-----冰心 
生2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生2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人间训》 
生25:交好运时要谨慎,遭厄运时要忍耐。-----《英国谚语》 
生26: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决非没有安慰和希望。 -------培根《论厄运》 
(点评:四次强调课外积累,交流名言,勉励自己。) 
13、师:是啊,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感受。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如果单从占有的角度看,“没有得到”的失意痛苦和“已得到”的患得患失都是不幸的。但如果换一个角度以创造、审美的角度来看这“未得”与“已得”,是否别有一番情趣呢?下面请你将萧伯纳的这句名言进行改写,然后送给你的朋友。 
生27:人生有两大幸福: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待你去追求、去创造;而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待你去回味、去珍惜。 
(点评:第五次多角度解读,创造性阅读。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然得以体现。) 
 
四、运用留白,激发学生课外乐于探究 
师:寓言的确像个魔袋,我们今天从这些魔袋中取出了比魔袋还要大得多的东西。寓言又像一座桥梁,带领我们渡到彼岸;寓言还像一把钥匙,引着你走进神奇的世界。如你想知道魔袋里还有哪些东西,请大家课后去阅读周国平的另三则充满了人生智慧的寓言《孪生兄弟》、《执迷者悟》、《抉择》吧。 
(点评:运用“留白”作为结尾,使整堂课显得余味无穷,更广阔的阅读和创造的空间留给了课外。) 
 
【教学反思】 
1、解读寓意是寓言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极具个性的精神活动。解读过程中首先应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原文,整体感知课文,概括内容要点;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读出自己的见解,与文本对话,理解文章丰富的寓意。尤其不要忘记我们自己可能就是一个本体,从寓言中我们可以读出许多的“自我”来,因为“寓言说的就是你呀。”而这也正是寓言的魅力所在。 
2、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应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不应局限于教参上提供的一种寓意。寓言本身蕴涵内容的丰富性和含蓄性,使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在解读中就会以喻体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开去,不断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新的创造。 
3、注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就要避免空洞的说教。在解读寓意的过程中自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两则寓言连串起来进行教学,因为两则寓言本身就是根据辨证逻辑而成的,不宜分篇教学。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 
 | 
 
|  交互区 | 
 
| 
 | 
 
|  站内搜索 | 
 
 
|  栏目推荐 |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 
 
| 
 相关资料
 | 
 
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导学案3 《人生寓言》ppt课件(18页)2 《人生寓言》表格式学案2 《人生寓言》ppt课件(8页) 《人生寓言》ppt课件(18页) 《人生寓言》ppt课件(27页) 《人生寓言》教案9 《人生寓言》ppt课件14 《人生寓言》导学案 《人生寓言》学案 《人生寓言》说课稿 《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ppt课件(13页)  《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ppt(21页) 《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ppt(13页) 《人生寓言》学案 《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ppt课件(31页) 《人生寓言》学案练习及答案 《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ppt课件17 人生寓言《落难的王子》mp3配乐朗读 人生寓言之《白兔和月亮》mp3配乐朗读 人生寓言之《白兔和月亮》课堂实录2 《人生寓言》课后题及答案 《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说课稿 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学案 《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ppt课件16 《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ppt课件15 《白兔和月亮》教案3 《落难的王子》mp3音频朗读(男声) 《白兔和月亮》教学实录 《白兔和月亮》ppt课件2 周国平《人生寓言》两篇原文阅读 《人生寓言》仿写 《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教案 《落难的王子》flash课后练习动画 《白兔和月亮》flash动画朗读 《落难的王子》mp3音频朗读 《落难的王子》教学反思 《落难的王子》课堂实录 《人生寓言》基础练习 《人生寓言》课内练习 《人生寓言》说课ppt课件 人生寓言之《白兔和月亮》课堂实录 《第一次真好》《人生寓言》教案及练习 《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ppt课件14 周国平《白兔和月亮》女声音频朗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