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教案3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7-09  | 
 
 
   
教学目标:   
 
    一、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理解对比的写法。   
 
    三、了解封建社会繁重的赋税及老百姓的痛苦生活,从而增强对新社会的热爱。   
 
教学重点:   
 
    理解第四段对比的写法   
 
教学难点:   
 
    一、唐代中期的赋税之毒。   
 
    二、作者所处的政治环境。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一课时。   
 
    二、读通全文句子,以第四段为重点,从而领会写作意图。   
 
    三、作者的处境,在适当的地方点明一下,以便读懂课文,但应避免过多地讲史。   
 
    四、对比的方法,学生早已熟悉,本文两个对比,指导中已经说明,不必重复多讲,只要体会对比的作用即可。   
 
    五、教读文言文,向来有讲解详、课时多的习惯,现作尝试,内容力求精要简明,只用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探索写作意图。   
 
    二、掌握体裁特点。   
 
    三、理解对比写法。   
 
    四、复习“而”用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前预习   
 
    参看“阅读指导”和注解,通读课文,根据练习一的要求,反复朗读。   
 
    二、教读课文。   
 
    朗读,指名读全文,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注音,帮助正音。分段范读,并按段指出应注意词句。抽查提问学生口述大意后,师生共同归纳。(随时板书)   
 
    第一段   词语:黑质而白章,“而”表示前后词语并列关系。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得,捕得。“而”表示前后词语承接关系。大意:叙永州人捕蛇缘同 , 先说蛇的毒性和功用 , 后说王命以蛇代租,永州人“争奔走焉”。   
 
    独立思考:有多少人能得到这个差使呢?(教师抽查提问)   
 
    第二段   词语:数,多次。若,像。大意:叙捕蛇人一家的捕蛇史,三代受毒蛇之害却以为“利”。   
 
    独立思考:只有姓蒋的一家人在捕蛇上“专其利”,众多的人仍要交租。(教师抽查提问)   
 
    第三段   词语:若,像。告于莅事者:柳宗元当时参加朝廷中革新派,斗争失败,为首的王叔文被杀,他被贬为永州司马,在地方上是没有什么权力的,所以说要代蒋氏转告地方官。大意:叙同情捕蛇人,由毒蛇之害向赋敛之毒过渡。   
 
    第四段   词语:大戚,汪然出涕,悲伤之至,可见赋敛更毒。未若,不如,不像。疠:疫气。“乡邻之生日蹙”,总写负担租入者的情况,“殚其 ... 相藉也。”具体写他们的悲惨生活。“曩与吾祖居者 ... 非死则徙尔”,写负担租赋的乡邻的结果。徙,迁移。“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而”表句子之间转折关系。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写悍吏逞凶,两语是“互文”。恂恂,原意是恭顺,这里是“小心谨慎”。哗然而骇、恂恂而起、弛然而卧、时而献焉,“而”都是表示前边的词起修饰作用。退而甘食,退,回来,“而”连接退和食。盖一岁 ... 有是哉!   明知捕蛇最后必死,却宁愿选择捕蛇而避免缴租,可见缴租之害。“今虽死乎此 ... 安敢毒耶?”毒,怨恨,这是极其沉痛的话。   
 
    独立思考:阅读指导中提到两个对比,作用是什么?(教师抽查提问)   
 
    第五段   苛政:泛指暴政。以俟观人风者得焉,古代把诗叫做风,有采诗官收集民间歌谣用来观察民风。柳宗元写文章目的就是希望在位者能了解民间疾苦,所以比作采风。   
 
    独立思考后分组讨论:柳宗元为什么写本文?它的主旨是什么?   “说”是什么意思?(教师抽样提问,其他学生可举手抢答补充。)   
 
    小结:(教师评价提问)   
 
    1 . 柳宗元当时贬为永州司马,地位很低,   无可能直接用权力来改变重赋毒民的局面,就写下这篇课文,并希望当局者能了解民间疾苦。   
 
    2 . “苛政猛于虎”这句话,已成为历来抨击反动派的用语。   
 
    3 . “说”这种文体,往往是短论。说,本有释、述的含义。   后来变为因事因理而述说,“与论无大异”,我们比喻它是“杂文”。本篇的特点是在末了点明主旨,即所谓“卒显其志”   
 
    自由思考回答:学过本文后,你对封建社会和今天的社会有什么不同认识?   
 
    三、整理、复习、巩固。   
 
    1 . 朗读全文,并板演:熙熙,徙,腊,曩,隳突   
 
    2 . 把板书上的“而”字用法归纳,记在笔记本上。   
 
    3.辨析、比较:指名口头讲解   
 
      
 
      ┌然得(捕得)而腊之以为饵   
 
      ┤            
 
      └以俟观人风者得(得到)焉   
 
     ┌更若(你)役   
 
     ┤   
 
     └貌若(好像)甚戚   
 
    
 
     ┌又安敢毒(怨恨)耶   
 
     ┤   
 
     └孰知赋敛之毒(毒害)有甚是蛇者乎   
 
    四、布置作业   
 
    背诵第4、5段,互相检查。   
 
附:板书设计(投影片)   
 
                    “而”字用法   
 
    黑质而白章                    表前后并列关系   
 
    得而腊之以为饵                表前后承接关系   
 
    哀而生之乎                    表前后并列关系     
 
    而乡邻之生日蹙                表前后承接关系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表前对后的修饰关系   
 
    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表前对后的转折关系   
 
    哗然而骇者                    表前对后的的修饰关系   
 
    恂恂而起                      表前对后的的修饰关系   
 
    弛然而卧                      表前对后的的修饰关系   
 
    视其缶,而吾蛇尚存            表示承接关系   
 
    时而献焉                      表前对后的的修饰关系   
 
    退而甘食                      表示承接关系   
 
    熙熙而乐                      表前对后的的修饰关系     
 
    闻而愈悲                      表示承接关系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