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业题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8-11  |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业题  
   张恒利 作于 2006年8月1日  
    
   --------------------------------------------------------------------------------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业题 
   [单元温馨提示] 
   同学们,当你打开这份试卷的时候,老师相信你已经跟随古代的文人墨客游历了祖国的山山水水,窥视了文人雅士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请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你的感言吧! 
   语基检测站[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看看你积累了多少?] 
   1.给下面加粗字注音。 
   曦(  ) 飞漱(  ) 急湍(  ) 
   绝 (  ) 艨艟(  )(  ) 一舸无迹(  ) 
   2.解释下面各句中的通假字及词类活用字。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古诗文填空。 
   (1)高峰入云,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渡荆门送别》中点明“送别”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舟过荆门入楚地所见的壮阔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4)陆游在《游山西村》诗中,既写路途中山间水畔优美的景色,又道出世间事物消长变化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 。 
   (5)湖上影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6)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用生动精练的笔墨描绘早晚自然美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归园田居》中蕴含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含义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使至塞上》中作者以传神文笔描写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千古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西湖吸引着文人墨客,他们有感于西湖的柔美写下了不朽的诗作。请写出一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谁道人生无再少? ! 。 
   4.请指出下面对联所涉及到的作家姓名。(写出四位即可) 
   上联: 一门父子三词客 下联:千古文章四大家 
   、 、 、 。  
   5.将下面的新闻改成一句话消息。 
   中国文联、中央电视台、中国舞协、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评审工作日前结束,产生了七十六个提名作品。颁奖晚会将参考“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方式,届时揭晓三十二个舞蹈经典精品及“二十世纪杰出舞蹈家”的折桂者。 
    
   6.《骆驼祥子》的作者是_____,原名 。保尔•柯察金是____(国家) 的小说《___________》中的主人公。 
   美文赏读苑[与美文相伴,可以提升人的境界,驻足于优美的文字中,你定会有如沐春风的享受,引起你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特殊感悟。]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是我国______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重岩叠嶂(  ) 不见曦月(  ) 飞漱其间(  ) 
   林寒涧肃(  ) 属引凄异(  ) 沿溯阻绝(  ) 
   9.本文描写了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各季的特点。 
   夏季: 
   春冬之时: 
   秋季: 
   10.“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句话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三峡水的特点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请你用比喻句来描述水的特点。 
    
    
   11.文章结尾引用民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什么作用? 
    
    
   (二)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念无与为乐者(      ) 怀民亦未寝 (      ) 
   相与步于中庭(      ) 庭下如积水空明(      ) 
   13.翻译句子“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4.“月色入户”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请写出类似的诗句。 
    
   15.写此文时正是作者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之时,从“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等句中,可以揣测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和襟怀? 
    
    
   (三) 
   西 湖 
   袁宏道 
   从武林门向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颜,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年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16.解释加粗加点的字词。 
   A.即棹小舟入湖: B.已不觉目酣神醉:  
   C.觅阿宾旧住僧房: D.余游西湖始此: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2)已不觉目酣神醉。 
   18.文中游西湖的路线是怎样的?  
    
   19.按下面的意思,分别写出相关的文句。 
   (1)作者描写西湖全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初见西湖美景时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现代汉语描绘下列景色。 
   山色如娥,花光如颜,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四)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2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高林”指的是破山上高高的树林。 
   B.“曲径通幽”四字,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清幽的景色,常被后人借来题写山水景点。 
   C.“潭影空人心”的意思是“潭水十分清澈,倒影其中,觉得心中杂念被洗涤一空。” 
   D.“万籁”泛指自然界的一切声音。 
   22.试从内容上、构思上、意象上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五) 
   冷泉亭记 
   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亭,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春之日,我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我爱其泉渟渟①,风泠泠②,可以蠲烦折酲③,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彻④,粹冷柔滑,若俗士⑤,若道人,眼耳之尘,心尘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域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铺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玙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⑥。 
   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注:①渟渟(tínɡ):水停止不动的样子。②泠泠(línɡ):形容清凉。③蠲(juān)烦析酲:除去烦劳,解除酒醉,蠲:消除,除去。④潺湲(chán yuán):水流的样子。彻:同“澈”。⑤俗士:与出家人相对而言,指未出家的人。⑥述而不作:只阐述前人的观点。此语出自《论语•述而》。这里是指自己不再建造新亭。 
   23.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A.酲: B.濯: 
   C.狎: D.矧: 
   24.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冷泉亭是余杭众多美景中最好的一处。 
   B.与冷泉亭互相遥望的还有虚白亭、候仙亭、观风亭和见山亭。 
   C.仆射、给事、右司郎中是官职,相里君、韩皋、裴棠棣、卢元铺、元玙是人名。  
   D.“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中“长庆”是白居易的号。 
   25.认真阅读文章,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文字。 
   (1)请写出三组描写冷泉亭景色的整句: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抓住冷泉亭春天的_______和_______;夏天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景物,简练而生动地写出了此泉四时的美景和人物的心情。 
   (3)作者不再建造亭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创新吧[这是一块自由而广阔的天地,请以你的真实体验、丰富情感、独到见解,向老师展示你的才华吧!] 
   26.仔细阅读下文,然后按要求作文。可以记叙经历,也可以发表感想。 
   瀑布从万丈悬崖上奔泻而下,像一道闪闪发亮的珠帘。雷鸣般的轰响震撼着群山。可是,人们攀上崖顶,却发现上面不过是一条平缓的小河,它广路走来,汇聚着点点滴滴的泉水。如果它不跨出那一步,冲下悬崖,就只能在山峦之中默默流淌。小河勇敢地跨出了那一步,于是有了气势磅礴的瀑布。 
   读了上面短文,你有什么感想?你有过“勇敢地跨出了那一步”的经历或类似的见闻吗?你看到过给你以某种启示的景观吗?请从中选一个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情智再闪烁】 
   •学习本单元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认为本单元的易错之处在: 
   •我认为今后尚需努力之处在: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