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如何冲破“弱语境”的束缚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1-12  | 
 
 
 李文彪  
 
  最近对文言文教学的讨论涉及到了“弱语境”的问题,我自以为自己的做法虽不新奇,但对克服“弱语境”不无裨益,特写出请指正。  
 
具体做法是:  
 
1.诵读。  
 
  首先强调诵读的综合效应,要求学生调动目、口、耳、心,做到目观其文,口诵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意,即做到“口而诵,心而惟”。具体做法是在高中三年利用早读时间诵读文言文(高一高二读教材上的,高三读课外的文言小段),而且要注重实效,有布置有检查。  
 
  其次强调诵读的环境效应,既要求集体朗读,也进行单独提问。通过集体朗读,形成一个良好的诵读文言文的风气和氛围;通过单独提问,检查学生诵读的效果,即是否做到了“口诵”,是否做到了“心惟”。集体强化和单个击破,形成了诵读文言文的环境效应!  
 
2.注释。  
 
  在高一诵读的基础上,高二开始做“注释” 练习,要求学生模仿教材中的注释方法,给印发的文言小段做注释,每周一至二篇,这意在锻炼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是对诵读中“心惟”的拓展。因为以往学生可能读懂了,但要他说出来或者写出来就不一定都能行,而“注释”正是需要这种外化,学生也可以在自己周围形成一个小小的文言语境。  
 
  我的这点做法还不十分成熟,希望有同道来共同实践并在实践中改进阿!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