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教案7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4-13  | 
 
 
 《春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语言的赏析把握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理解借春酒所表达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同学们来谈谈过年的故事或感受?  
2、教师:春节,我们怀念的不仅仅是好吃好玩的东西或是我们热切盼望的红包,更是留恋这种热闹团圆的感觉以及那份来自亲人朋友的关爱。 
3过渡:出生于浙江永嘉的琦君远在美国回忆起她小时品尝过的春酒又会有怎样的一种滋味上心头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她的文字去品尝这春酒的滋味。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停顿、感情,同时思考:作者在行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师生交流。 
 3、琦君的很多作品都是表达思乡这样的主题的,她曾这样深情地说过:“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三、研读赏析 
1、过渡:这样的思乡之情是通过具体可感的文字来表达的。 
下面就让我们深入文本去细细感受。 
2、出示:思乡的情感通过哪些细节传递出来?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说一说。(出示) 
3、交流,穿插朗读、引导。 
4、小结:通过刚才的品读,我们分明感受到作者怀念的不仅仅是春酒的味道,更是怀念其中浓浓的人情美和风俗美(“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喝春酒会酒的风俗),这样的春酒岂不醉人?这样的思乡之情岂不动人?而这种令人动心动容的情感在现实中无以寄托,岂不愁人? 
四、延伸拓展 
古今中外有多少游子的思乡情节浓得化也化不开,曾经无数次打动老师心扉的是余光中的《乡愁》,一起来欣赏一下。 
 
  
 
  
 
  
 
出示:作者简介 
 
  
 
出示:作者在行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板书:思乡 
(在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出示:琦君的话 
 
 
联系语境,培养思考力和表达力。 
落实教学目标3,落实重点。 
出示 
 
 
板书:人情美 
      风俗美     醉 
  
  
 
出示:配乐诗朗诵 
 
  
 
 
昨天老师在报纸上看到有关游子思乡之情的短信征集 
活动,现在我们就去参加吧!暂且将自己定位成那个远在他乡的游子,当场写几句。 
                 
提示: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借物抒情,也可以通过一个细节来表达;可以有具体的对象,也可以泛指。  
                    
交流 
展示教师的创作 
五、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席幕蓉《乡愁》 
 
2、搜集现代游子思乡的文学作品1—2篇,填好《读书文摘卡》。 
 
 
板书设计: 
 春酒 
                     琦君 
 人情美     
  
思乡                  醉 
 风俗美 
 
  
附: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出示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