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情况分析 
    从对高二几次测试的情况分析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还不够扎实,失分较多;现代文阅读有一定基础,但仍有待提高;文言文阅读较薄弱,遇到难度稍深的文言材料便不易读懂;古诗鉴赏失分较大,学生面对一首古诗,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去鉴赏,鉴赏些什么内容,即使能大致读懂诗的意思,对诗后的题目也束手无策,不知如何组织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仿写、扩写和缩写,往往不得要领,只是凭感觉,机械地模仿,这样很容易失分。  
作文,这个“天下第一大题”,虽然一般情况拉分不会很大,但如果偏离了题意,也会失分很大的;而要冲击高分层,作文必须得高分。从目前情况分析,学生语言功底还行,但由于缺少审题立意的训练,往往不能找准切入点,只是泛泛而谈,中心不够突出。  
二、教学安排(时间、内容、目标) 
  尽快结束新课,进入总复习。 
  第一轮复习,每个点要训练到位。对前六题的基础知识,要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去摸索和总结一些解题技巧,再用这些技巧去指导解题。 
  科技文的阅读,应着重训练对文章信息的提炼及根据所知信息进行推论。因为高考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思路去设计题目的。 
  社科文的阅读,应着重训练学生在总体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表达技巧。 
  文言文的阅读,主要是实词的积累。虚词的运用、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和特殊句式等,也应强化训练。在此基础上,理解人物的行为实质和思想内涵。 
  诗歌鉴赏从两方面去训练,一是鉴赏角度,二是组织语言。 
  仿写、扩写和缩写,应对所给材料有足够的理解,才能仿得像,扩得真,缩得精。因此,应着重训练对题意认真分析,对原材料仔细揣摩。然后慎重下笔,轻松得分。 
  作文训练分散穿插在知识点的复习过程中进行。每两周写一篇作文,并作讲评。 
  作文的训练打算分两步走。第一步,面向全体同学,着重训练在审好题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写记斜文,要通过具体的人或具体的事去突显话题,演绎主题。写议论文,要明确地摆出观点,层层深入地去论证。当然也可鼓励学生去写杂文、小说或剧本等体裁,以立异来求创新。在写作时注意文题的拟定,开头和结尾的技巧。这样力保大部分同学能得保险分(42——45分)。第二步,对一些冲击高分层的同学,要求他们在此基础上增设文章的亮点,以求获得发展等级的高分。文章的亮点,可以是新颖的构思,也可以是深远的立意,还可以是曲折动人的情节,甚至可以是三两句散布在文中的富于生活哲理的精辟议论。这样力求一部分同学能过50分。 
高三新课  
第五册 四周 7月8日——8月31日 ①、知识清理②、强化训练③、解题技巧总结④、能力测试 
第六册  9月份开始,贯穿到寒假结束,每周一到二篇新课 
三、集体备课分工(试卷编组分工、达标情况分析) 
    见高三教学进度表 
四、教学模式设计(据知识点、课型选择课模) 
    各考点负责人制定 
五、应对教学新情况的策略 
时刻关注当前教学、考点、命题的新动向,随时调整、加强相关考点的复习时间和力度。备课组各成员须齐心协力,互通讯息,实现资源共享,达到共赢。 
  
高三教学进度表 
| 
 时间  | 
 复 习 内 容  | 
 写 作 指 导  |  
| 
 07年7.8-31  | 
 1、第五册5、6单元;2、专题1:识记现代汉语的字音  | 
 写作训练1:准确审题  |  
| 
 专题2: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 
 写作训练2:确立主旨  |  
| 
 8.11-9.7  | 
 1、第五册1、2单元;2、专题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 
 写作训练3:构思新巧  |  
| 
 3、专题4:正确使用实词虚词  | 
 写作训练4:巧拟标题  |  
| 
 9.8-30  | 
 专题5:正确使用熟语  | 
 写作训练5:选择文体  |  
| 
 专题6:辨析病句  | 
 写作训练6:精心选材  |  
| 
 10.4-11.3  | 
 专题7:修改病句、语言表达简明  | 
 写作训练7:精彩开头  |  
| 
 专题8: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 
 写作训练8:过渡与照应  |  
| 
 11.4-12.1  | 
 专题9:扩展语句  | 
 写作训练9:漂亮结尾  |  
| 
 专题10:压缩语段  | 
 写作训练10:理清思路  |  
| 
 专题11:仿用句式  | 
 写作训练11:详略得当  |  
| 
 12.2-31  | 
 专题12:选用、变换句式  | 
 写作训练12:修饰语言  |  
| 
 专题13:语言表达连贯、得体   | 
 写作训练13:重描细绘  |  
| 
 专题14: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 
 写作训练14:真情动人  |  
| 
 08年1.5-29  | 
 专题15:对联  | 
 写作训练15:虚实相生  |  
| 
 专题16:识记文学常识  | 
 写作训练16:意蕴深刻  |  
| 
 专题17:图文转换  | 
 写作训练17:拓宽思路  |  
| 
 2.15-29  | 
 专题18: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 
 写作训练18:辩证分析  |  
| 
 专题19: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 
 写作训练19:突出个性  |  
| 
 3.1-29  | 
 专题20:文言文阅读  | 
 写作训练20:文体训练-记叙文   |  
| 
 专题21:翻译文言语句  | 
 写作训练:文体训练-说明文   |  
| 
 专题22:科技文阅读   | 
 写作训练:文体训练-议论文   |  
| 
 3.30-4.30  | 
 专题23:社科论文阅读  | 
 写作训练:文体训练-散文  |  
| 
 专题24:文学作品阅读  | 
 写作训练:文体训练-创新作文   |  
| 
 5.4-5.31  | 
 综合试卷强化、答题规范化训练  | 
 写作训练:作文整合训练  |  
| 
 6.1-6.5  | 
    |   注:表格中责任人须负责考点的教案,《核按钮》《绿色通道》的答案核对,作文教案、材料组织及命题等各项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