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猫洞》说课稿
  | 
 |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09-27  | 
 
 
 《大小猫洞》说课材料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的一篇立论文。议论文单元要求学生初步掌握阅读议论文的方法。重点是要领悟作者是如何敏锐的抓住生活中的某一现象,深入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的;同时体会文章语言犀利、论证严密、联想丰富等特点。  
这篇议论文在论据运用和论证方法上较为清晰,重在让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尊重客观实际,以人为本,全面考虑问题,并通过丰富的联想来揭示中心论点。  
二、教学目标:  
1.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2. 理解课文中两个故事的道理,从而养成勤于动脑筋思考的习惯,能从故事中书本中、现实生活中悟出道理来。   
3. 学会多角度的理解问题。  
教学重、难点:从课文中两个故事的分析理解得出文章的论点。   
三、教材处理、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教材处理:  
教师启发引导,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做到手、脑、口、心、耳并用将课文故事情节进行创造性浓缩,借助课件创设情景并配以图片,将课文作范例,让学生举一反三,学有所获。  
教学方法:  
情景激趣、启发引导  
学法指导:  
合作探究式学习、五动学习法(“脑动、口动、心动、手动、耳动”)  
根据课文范例活学活用。  
四、教学设计:  
本节课我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分别是一、课件导入激趣;二、教师指导分析13-19段 “晏子使楚”的故事:三、学生小组自主学习1-11段“牛顿开猫洞”的故事。四、引导学生抓住中心论点,找出论据和论证方法;五、学生小结本堂课收获。六、拓展延伸:在故事里领悟道理;多角度思考问题;七、课后反思  
五、教学程序设计:  
(一)、用课件播放“晏子使楚”的故事启发学生要学会在故事中去领悟道理,引出新课。  
(二)、教师指导分析13-19段 “晏子使楚”的故事:  
课件展示:1.楚国人和晏婴就门的开设问题上观点有什么不同?  
2.他们的标准分别是什么?  
“楚国式”以人为准——这里的标准其实是人的身份和等级,  
事实:                         并非人本身。  
 “齐国式”以国为准——以实际情况为标准。  
 
观点:晏子使楚的故事里面有门的开设应当以人为准,还是以国为准的道理。  
3.联系生活转人对中国历来的楚国式的行为方式的批判。学生先谈观点再进行举例论证     
结合课文以中国最古的大学“泮宫”为举例说明了中国历来是楚国式;  
4、由 “北大‘状元桥’上走的人不仅限于状元,人人都可进”的例子,启发学生思考作者想证明什么观点?  
5、小结:这部分内容中,作者运用了_________论证方法,选用_______论据,证明了_____________的观点。  
(三)、学生小组自主学习1-11段“牛顿开猫洞”的故事。  
1、思考:作者用____________论证方法,选用________的论据,证明______的观点。  
(学生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2、                   从人出发:主观考虑事情,不重实际。  
事实:牛顿开猫洞  
从猫出发:尊重客观事实。  
作者观点:牛顿开猫洞的故事里面有开猫洞应当从人出发,还是从猫出发的道理。  
3、展示课件:小猫的话  
师:开猫洞要站在猫的角度考虑,那么人做事情、考虑问题也要从每一个社会个体的实际需要出发。即以人为本的思想  
4、情景再现:【展示课件】早自习一学生迟到,手里还拿着一个馒头  
教师甲:将馒头扔到垃圾框;  
教师乙:赶紧接过馒头,对学生说老师知道你一定是有事情耽误了吃饭,先委屈一下,下课了老师给你把馒头送来。  
(四)、引导学生抓住中心论点,找出论据和论证方法;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  
(展示论点相关课件)文中的两个观点是分论点,  
你觉得本文的中心论点应该是什么?故事里面有道理   
(五)、学生小结本堂课收获。  
1、举例论证的方法;运用事实论据来证明中心论点。  
2、在处理问题时要有以人为本的思想。  
3、学会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在阅读中不断积累知识。  
(六)、拓展延伸:在故事里领悟道理;多角度思考问题;  
1、展示“曾参杀人”的故事,让学生悟出故事中所含道理。  
2、考考你的脑瓜子   
(七)、课后反思  
六、教学评价:  
对学生采用师评、互评结合的评价方式。教师主要在课堂提问反馈、课堂讨论总结、听说训练展示等环节加以补充评价,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七、时间分配:  
一、课件导入激趣5分钟;二、教师指导分析13-17段 “晏子使楚”的故事15分钟:三、学生小组自主学习1-11段“牛顿开猫洞”的故事8分钟。四、引导学生抓住中心论点,找出论据和论证方法6分钟;五、学生小结本堂课收获4分钟。六、拓展延伸:在故事里领悟道理;多角度思考问题5分钟;七、课后反思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