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漫步在无人区》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11-22


11 漫步无人区
理查德·克雷默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2、学习本文散文式的结构和反战主题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背景和作品,导入新课
19783月,以色列以报复巴解组织为由,出兵入侵黎巴嫩南部地区。这篇特写写于此次战争的间歇期间。作者深入以色列阵地和法塔赫最靠前线的一个哨所之间的战争腹地,通过自己的视觉和听觉,体验着周围的环境,感受着交战双方的心理状态,真实地记录了巴以战争的可怕景象。
本文荣获美国普利策新闻奖。
二、初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课文的主题。
1、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请分别概括段意
16:作者细致描绘了战争造成的死寂景象;717:描绘了法塔赫成员的微妙心态;1821:作者直接描绘了战争造成的破坏;2234:描写以色列的阵地和以色列人的心态)
2、战争的环境氛围怎样?
(第一部分侧重环境氛围的烘托:“阒无一人”,战争使安宁的村庄变得死寂,而战争带来的喧嚣引发的是恐怖和不安定感。第三部分描写惨不忍睹的战争景象,揭露战争的残酷性。)
3、战争双方的行动和心态有什么不同?
(法塔赫:混乱,边打边撤;恐惧和复仇。以色列:阵地整齐;愁容满面,抱怨。)
4、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描述了战争造成的灾难和战争双方的心态,表达了作者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同情和对以色列侵略者的憎恶。)
三、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1、用第一人称的讲述方式,使读者获得“亲临现场”的感受。
2、多次引用双方的话语,反映了他们各自的心态。
3、描绘细节,体现了作者的倾向性。
四、完成课后练习。
附:板书
第一部分(16):作者细致描绘了战争造成的死寂、恐怖景象
第二部分(717):描绘了法塔赫成员的行动和心态:混乱,边打边撤;恐惧和复仇
第三部分(1821):作者直接描绘了战争造成的惨象
第四部分(2234):描写以色人的阵地和心态:阵地整齐;愁容满面,抱怨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漫步在无人区》练习题
《漫步在无人区》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