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培养朗读能力。 
    2、反复诵读,感受、品味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3、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引 
   1、课前预习:(1)搜集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2)初读诗歌,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导入新课:(1)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引入《雁门太守行》 
               (2)解题。 
                (3)简介作者:师生交流资料(检查预习,了解作者风格)。 
二、朗读赏析 
   1、读诗韵:明确朗读的三个层次,读准字音和节奏。 
   2、解诗意:在初读感知基础上,提出不明白之处,师生解疑。 
   3、悟诗情:(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品抒发的感情; 
                  明确:描绘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战斗场面,赞颂将士们奋勇杀 
                        敌的英雄气概和誓死报国的爱国情怀。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 
                  明确:一、二句“紧张,壮烈” 
                        中间四句“凝重,悲壮” 
                        最后两句“坚定,豪迈” 
             (3)配乐齐读 
4、品诗言: 
  (1)教师点拨品析角度,学生用“我喜欢      ,因为      ”句式说话。(集体讨论;尊重学生阅读体验和独立见解) 
  (2)背诵全诗 
5、小结过度 
三、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朗读诗歌 
        (2)思考讨论:两首诗的异同点 
     2、名句欣赏:师生交流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名句。 
四、布置作业 
     必做:诵读25课《诗词五首》。 
     选做:1、结合注释,发挥想像,把《雁门太守行》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2、搜集、积累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名句,从内容和写法等方面写 
              点赏析文字,与同学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