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     业 
泰戈尔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认识泰戈尔,了解散文诗,把握文章主旨。 
培养学生读写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通过小孩的视角看职业,培养热爱生活、甘于奉献,在平凡的工作中发现美正确的职业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诗歌语言,把握文章主旨 
难点:理解泰戈尔对职业的认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了解学生小时候的职业理想和现在的职业理想导入。同时询问他们树立此种理想的原因。 
 认识泰戈尔: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878年他按照父兄的意愿赴英国学习,但他对法律不感兴趣,在伦敦学习了英国文学和西方音乐.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泰戈尔以诗人著称,他的一生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印度的'诗圣'。先后完成了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1500多幅画和2000多首歌曲,1913年,泰戈尔以诗歌集《吉檀迦利》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笔下的小孩有怎样的理想──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请三个学生分别朗读一二三小节。 
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要求说出优缺点。(朗读是学习语文的基础,读好了文章的主旨也就好理解了。) 
概述文章大意:诗人借孩子在一天三个时间段里的所见、所想、所愿,表达作者的思想。 
三、解析正文,把握主旨 
问题1:小孩子在一天三个时间段里的所见、所想、所愿具体是怎样的? 
第一节写孩子早晨的所见、所想、所愿。 
所见:小巷里小贩在欢快地叫卖。 
所想:自由、无拘束、欢乐 
所愿:做小贩 
抓住重要句子品味并指导朗读:小贩的叫卖声:“镯子,亮晶晶的镯子。”和小孩子的叫声:“镯子,亮晶晶的镯子。”写出了小贩的欢乐 
没有……没有……没有……没有…… 
修辞:排比 
写出了小贩的自由,无拘束。 
要求学生在教师示范第一小节的基础上自学第二、第三小节并交流 
第二小节写小孩子在下午四点放学路上 
所见:园丁掘地 
所想:自由无人阻止、随心情。 
重点句子:要怎么掘,便怎么掘。 
在花园掘地,谁也不来阻止我。 
所愿:做园丁 
第三小节写孩子在天色刚黑在家中的所见、所想、所愿。 
所见:更夫走来走去 
所想:一生守夜 
所愿:做更夫。 
重点句子:小巷又黑又冷清,路灯立在那里,像一个头上生着一只红眼睛的巨人。 
(环境描写,拟人、比喻。写出更夫的工作黑冷、孤独、恐怖。 
问题2:小孩子为什么要选择这些职业?这些职业的共同点是什么? 
学生:自由、无拘束、无人阻止。 
问题3:为什么要做更夫,他的工作环境又黑又冷,工作时又孤独? 
更夫的工作给人带来了安宁,他的辛苦给他人带来了幸福。 
四、品味小序加深对主旨的理解 
学生齐主读小序。 
问题4:做小贩、园丁和更夫有没有价值? 
有(品味句子:似乎……似乎……,真是这样吗?反问句,意为有价值。) 
问题5:职业对于一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探讨文章的主旨,泰戈尔认为选择职业的标准) 
 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情愿与否和是否为人们带来美好感受的区别。选择自己自由的、快乐的、热爱的并能为人们作奉献的职业。(板书) 
五、加深理解,仿写创作 
请结合自己的职业观,续写第四节诗。 
视学生完成情况,如果学生无从下手,教师示范,如果完成不错,则在学生交流之后,再出示教师的仿写段落。 
作业:阅读泰戈尔的作品《新月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