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母亲花——萱草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1-05-06  | 
 
 
    中国的母亲花——萱草  
 
    早在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之前,我国也有一种母亲之花,它就是萱草花。萱草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肉质,叶狭长,细长的枝顶端开出桔红或桔黄色的花,十分艳丽,它不仅供人观赏,花蕾叫金针,也可作蔬菜供人食用,在我国南北方广为栽植。  
 
 
    萱草又名\'谖草\'、\'金针\'、\'宜男草\'等,《救荒本草》叫它\'川草花\';《古今注》称之为\'丹棘\';《说文》记载为\'忘忧草\';《本草纲目》名之为\'疗愁\'。在英名day lily是\'一日百合\'的意思,点出了萱草花期只有一天的短暂。  
 
    萱草在我国有几千年载培历史,萱草又名谖草,谖就是忘的意思。最早文字记载见之于《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另一称她忘忧,来自《博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日忘忧草。\'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即代表母亲之意。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母亲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唐朝孟郊《游子诗》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王冕《偶书》\'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陶潜的饮酒诗:\'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历代文人也常以之为咏吟的题材,曹植为之作颂,苏东坡为之作诗,夏侯湛为之作赋,一一的点出萱草在生活中的地位。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