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古诗赏析(山居秋暝) 
班级               姓名             学号_______ 
一、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2、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3、诗歌中以动衬静、声色相间的句子是:                                 
对其中的“动”“静”和“声”“色”略作分析:                            
4、你是如何理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的艺术特色的? 
                                                                  
5、尾联中“王孙”指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两句表达了诗人隐居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写人,传达出诗人喜爱这里的自然生活中人的美。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之所以有名,只是因为用了“照”“流”两个动词。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留恋此处景美、人美、留恋隐居生活的心声。 
E、这首诗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V 
   F、“竹喧归浣女”写浣纱女子归来路过竹林传出欢声笑语。 
7、这首诗在描绘山中秋景的基础上,抒发了作者崇尚恬静、淡泊生活的人生态度。 
  
答案: 
1、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2、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作者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有声(泉声)、有色(青松)、有动(泉流)、有静(月照)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 
4、前句写女子,先闻其声、后见其人;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诗情画意。 
5、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借指诗人自己。诗人曾为王孙、来自官场,而今隐居山间;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也是他高洁品质的写照。 
   6、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