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1.采用诵读品析型课型,用整体赏析的方式处理教材。 
    2.引导学生诵读、品味课文,并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个教学板块 
(先播放一段富春江景色) 
一.导入新课 
   1. 导入:刚才大家看到的是富春江的美丽景色,感觉怎样?(美)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描写美丽的富春江景色的课文-----《与朱元思书》。 
   2. 学习这篇课文,要突出六个字:诵读,品味,积累。也就是:(1)课文要能当堂背诵;(2)品味课文的一些美点;(3)积累课文的文言词语 
(屏幕上出示:诵读    品味    积累) 
   3. 发给同学们的“智能作业”,主要由同学们在听讲过程中自己完成。(“智能作业”课前下发。) 
二.过渡 
  课前我们进行了预习,现在检查一下最难点。大家看“智能作业三”,试一试,说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望峰息心(     )从流(    )缥碧(           )经纶(          )横柯(      )负势竞上(     )鸢飞戾天(      )天下独绝(          )好鸟(   ) 
指出这9个词是这一课的重点词,是需要准确了解的词。 
第二个教学板块 
一.指导诵读 
 诵读 这一课,主要运用“口诵心惟”法,也就是在读背的时候,心中要想象文中的“画面” 
(屏幕出示:“诵读”二字后面出示“口诵心惟”) 
二.第一轮诵读 
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诵读全文。要求读时要在脑海中浮现“画面” 
   1.全班大声快速诵读。 
   2. 请四们同学自告奋勇地分段诵读 
教师简略评讲。 
三.第二轮诵读 
.1.要求学生大声地字正腔地诵读。读时要想象“画面” 
.2.要求学生以“我读出了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领起,说话。 
四,第三轮诵读 
听读,看屏幕上的画面是否你也想到了。 
第三个教学板块 
下面 我们来品味一下文中美点。学习的方法就叫“妙点揣摩”法。(在品味二字后出示字幕“妙点揣摩”) 
思考两个问题: 
1. 全文在结构有什么特点? 
2.用我发现——美,美在—————的句式,谈谈你对课文的美点品味。 
几分钟后开始组织讨论。 
第一个问题较简单。 
讨论第二个问题,要求同学们迅速记录大家的讨论中的发言。 
教师示范: 
“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这句美,美在它抓住江水之色,江水之深,水中之物,来突出其清澈的静态美。 
教师在学生发言基础上小结:全文在写“景”上妙在把动与静,把声与色,光与影,把视与听巧妙,描绘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的图画。 
第四个板块 
诵读与答背 
(过渡:大家品味了课文,更加有利于我们背读) 
1. 组织同学竞背课文 。 
2.进行“答背”,教师点什么,学生就背什么。 
(1)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 
(2)写出富春江的特点的句子是 
(3)观景后给人的感受的句子是 
(4)写出水之清澈的句子是 
结束: 
感受富春江,(播放一段视频〈〈富春江解说〉〉,写一段解说詞。 
附:《与朱元思书》课堂智能作业 
这是一份词语学习方面的“智能作业”。练习题中,有的是对课文预习的检查,有的需要在课文进行过程中完成,有的则需要你去发现,去探求。不管它们的要求如何,它们的“结果”都是一个板块。因此,你将学会一种积累文言文词语的方法------(          )法-----它将激发你的兴趣,让你联想,让你搜寻,让你 组合…… 
一.指出用法特别的词的意思。 
俱净(     )若奔(         )任意东西(         )互相轩邈(                  ) 
二.你一定能从课文中找出表示声音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说说下面的词的含义 
望峰息心(     )从流(    )缥碧(           )经纶(          )横柯(      )负势竞上(     )鸢飞戾天(      )天下独绝(          )好鸟(   ) 
四.解释词义之后,你认为题中的三个词属于(           ) 
1.绝    天下独绝(          )    百叫无绝(                ) 
2.上    负势竞上(          )   横柯上蔽(                 ) 
3.直    直视无碍(          )   争高直指(                 ) 
五.瞧,课文中还可以找出两个通假字呢。 
千转不穷------ 
窥谷忘反------- 
六.现在,该轮到你独立地进行发现了!你该积累一个什么样的词的板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