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课堂实录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1-06  | 
 
 
 同学们,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第三单元,在第三单元教材安排了五篇文章:《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说屏》,在学习这五篇文章之前,我们要先来了解一些关于说明文的知识。 
 
(一)、说明文的分类:   
 
1、 按说明对象的不同来分, 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种,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我们这个单元要学习的五篇文章都是属于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 
 
2、按语言的特色来分,可分为平实的说明文与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的方式有两种: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 平实说明是用通俗、准确的语言客观说明事物。生动说明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三)、说明文的顺序:  
 
1、时间顺序:以时间的推移说明事物的变化过程。 
 
2、空间顺序:按被说明对象的空间存在形式,或自上而下,或由前而后,或从外到内,或由一中心点向四面扩散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内部的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规律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常见的逻辑顺序有:由现象到本质、由特点到用途、由原因到结果、由整体到部分、由主要到次要、由概括到具体、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由分析到综合。(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不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四)、说明文语言的特征:  
 
1、特征: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征。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通过确切的数字  
 
    如:最近十年来,每年死海水面下降四十到五十厘米。(《死海不死》)  
 
(2)、通过表示揣测,估计的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如: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中国石拱桥》)  
 
(3)、通过抓修饰限制性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如: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向沙漠进军》)  
 
(五)、说明的方法以及作用:  
 
1、分类别:作用:条理清晰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  
 
2、举例子:作用:具体形象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  
 
3、打比方: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作用:科学准确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 作用:清楚明白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作用: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事理、特征。  
 
7、作诠释:作用: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8、摹状貌:作用: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生动。  
 
9、列图表:作用:直观形象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  
 
10、引用: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兴趣,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了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六)、说明文的结构:  
 
1、总分式 (总——分——总,总——分,分——总)    
 
2、递进式 
 
3、并列式 
 
4、连贯式 
 
(七)、说明语段的作用:  
 
(1)结构、内容作用:A引出下文, B承上启下 ,C总结全文/前文,D有时在文章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中国石拱桥》 
 
介绍完说明文的一些知识以后,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桥梁学家,教育家茅以升写的《中国石拱桥》。 
 
一、首先请同学们拿出默写本,我们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1、典范       2、湮没       3、悠久      4、和谐    5、铺砌   6、交头接耳            6、千态万状    7、倾听       8、推崇      9、就地取材10、匀称  11、 古  朴        
 
12、 惟妙惟肖  13、雄 姿     14、  巧妙绝伦(词语听写) 
 
   二、说文章的结构。 
 
    文章先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桥洞成弧形;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的比较早;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然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桥作为典型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最后又分三点解释了我国石拱桥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综述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新发展。 
 
三、赵州桥 
 
介绍赵州桥时,先简单交代了赵州桥的地理位置(横跨在洨河上)、修建的时间(公元605年左右)及解放后对它进行的修整。接着用具体数字说明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赞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然后分四点对赵州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创性及艺术价值进行具体说明。第一点是说大拱弧度大,便于车马上下。第二、三两点是从桥拱设计的独创性方面进行说明,即“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和“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这样的设计使桥梁坚固耐用。第四点说桥梁与周围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四、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一词,去掉行吗?) 
 
“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 
 
2、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不但”“而且”能否删去?“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能否调整顺序?) 
 
  “不但”“而且”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并列关系。这里先说外观,再说功能,符合人们的认识逻辑。并且对于桥来说,其实用价值远远重于形式,所以二者不能调整顺序。 
 
3、《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加点的词能否去掉?) 
 
“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是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 
 
4、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 
 
“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总结: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的特点。我们学习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准确”二字。 
 
  
 
五、作业:语文作业本1——7题。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