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24小时》教学设计3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1-06  | 
 
 
 23、科学24小时(一课时) 
田志伟 
【自学目标】 
1、积累识记“奏鸣 晨曦 妩媚 谆谆教导 屏息聆听 普照寰宇 灼热 主宰 钥匙”等词语;   
2、 了解文中介绍的有关“24小时”的科学知识。 
3、品味文章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 
【课型】课内自读课 
学习准备: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同学们,我们在第一单元学过《〈论语〉十则》,在《论语》中孔子有句话叫“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说的是时间的无情流逝,用以劝告人们要珍惜光阴,抓紧工作。其实,时间老人是最公平的,他给每个人每一天的时间都是——(学生回答:24小时)24小时是怎么来的呢?知道的同学请回答。作家田志伟写了一篇介绍“24小时”的科普小品文《科学24小时》,请同学们读课文,说说作者介绍了有关“24小时”的哪些知识。  
二、 整体感知课文:  
(一)互动学习:  
1、找出文中有关介绍“24小时”的科学知识。  
2、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整理。  
3、学生简要介绍有关24小时的科学知识。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师生适当补充。  
(二)探究学习: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研究一下课文中介绍地理知识方式与我们学过的地理课本介绍地理知识的方式有何异同(学生自己思考,再小组交流讨论)?老师从写作目的、表达方式等方面加以点拨。  
三、 揣摩本文语言特点:  
1、 结合课后练习二,品味本文语言的准确、简洁、生动。  
2、 找出各自喜欢的词句、段落,说出喜欢之理由(各抒己见)。  
3、 阅读第2段,理解“她是那么勤劳、愉快、默默地载负着人类……”一句中的“愉快”一词的含义?(可从修辞的角度理解;也可从地球的“愉快”、“不愉快”、或“既愉快又不愉快”等方面考虑,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4、 生共同品味第6自然段。(1)、“晨曦妩媚的早春黎明”,“晚霞迷人的深秋黄昏”为什么不能说成是“早春黎明的妩媚晨曦”,“深秋黄昏的迷人晚霞”?(2)仿照句式“既有……又有……有……也有……”写一句话。(3)在熟读该段的基础上背诵。  
四、延伸拓展:  
1、 第7段,从“如何安排和使用各自的‘24小时’,却各有各的打算,很不一样”引申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结合。(1)你是如何安排和使用你的24小时的?(2)如果给你24小时让你自由支配,你如何去做? 
2、 说说你搜集的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谚语、诗文等。 
五、体验反馈,课堂小结:  
1、 学生谈自己学习本文后的收获。  
2、 老师适当补充:着重从本课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方面总结以提升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使自己的每一分钟都过得有价值。  
六、作业设置:  
1、 课下搜集、整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谚语,诗文。  
2、 结合课文,写一篇短文,感悟24小时。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