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开一中高一(上)《赤壁赋》语文学教稿(三课时)
  | 
 | 
作者:lichuny77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7-02  | 
 
 
 临开一中高一年级(上)语文学教稿    编号17 
课题:赤壁赋(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制作人:李春燕	审核人:高一语文组	时间:2012年12月   日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史实;  
2、正音,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初步感知课文;  
3、翻译第一段,整理第一段文言知识点。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初步感知课文 
学习难点:翻译第一段,整理第一段文言知识点。 
学习指导:1、朗读。读准字音,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赋的节奏、情感和韵味,力求语言通畅,读准字音 
2、细读。理解字词;自读诗句,运用查字典、看注释、联系诗句等方法理解疑难。 
3、重音和节奏的把握。 
课前预习 
1.、苏轼及“乌台诗案” 
苏轼(1037-1101),字    ,号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杰出的        、        、        。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与父        弟       ,合称“三苏”。 
苏轼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实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便请求外调,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等地做地方官。新法实行得很有成绩,元丰二年(1079)那些曾经依附过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害他坐牢。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后来又被贬到黄州,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没有实权。于是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荒地,田边造了一间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乐,偶尔也去爬爬山,划划船。《赤壁赋》就是他在游了赤壁(事实上不是三国中的赤壁,而是赤鼻矶)以后写下的,同时期的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 《后赤壁赋》 。 
2.、有关“赋” 
“赋”的名称最早见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 “赋”着力于铺陈事物,较多地选用散文化的句式。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像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3、诵读指导:重音和节奏 
(1)读出重音。一般地,着重强调的动词、韵字要重读。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重读;“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韵字重读;“而今 |   |   
 
   
     
         
          | 标题: | 
          临开一中高一(上)《赤壁赋》语文学教稿(三课时) | 
         
         
          | 文件大小: | 
          38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lichuny77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