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导学案
  | 
 | 
作者:chenshangqin88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6-28  | 
 
 
 滨海县五汛中学初三语文导学案 
课题:《岳阳楼记》   主备人:陈尚芹   时间:2013/11/23 
班级:              姓  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事迹和本文写作的背景。 
2.诵读课文,正确划分重点语句的停顿。 
3. 初步读懂课文,掌握文章记叙、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知识链接 
1、作者生平事迹 
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两岁时,父亲去世,母亲贫苦无依,带着他改嫁。十多岁后知道自己的身世,挥泪辞母,到外地求学。据史书记载,他每天只能吃到两顿稀饭,昼夜苦读,五年当中没有脱过衣服睡觉,有时夜里困倦,就以冷水洗脸。几年苦读,“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举进士第,庆历三年(1043)官到参知政事(副宰相),他主张改革弊政,终因受到阻挠而未能实行。庆历五年(1045)被贬。死后谥号“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  
   2、 写作背景 
《岳阳楼记》是北宋范仲淹的名篇,因文中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而名留史册。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滕子京与范仲淹同榜考中进士,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而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剥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由于范仲淹的举荐,滕子京在西北边境任职,率领军民抗击西夏入侵,因受诬告被贬到岳州任知州。范仲淹很想找机会劝他,恰好赶上第二年六月他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就借此机会,称赞好友不以个人沉浮为意,一心系情于民的高尚情怀,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与好友共勉。因为当时,他的处境同滕子京一样,写此文是劝友也是自勉。 
3、岳阳楼。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岳阳楼是著名的古迹,与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   
 
   
     
         
          | 标题: | 
          《岳阳楼记》导学案 | 
         
         
          | 文件大小: | 
          8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chenshangqin88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