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激活”的艺术
  | 
 | 
作者:222262fk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1-23  | 
 
 
 会员:222262fk 友情提供 
 
浅谈语文课堂“激活”的艺术 
作者:常雯雯  
地址:新疆阜康市迎宾路116号   单位:阜康市第四中学  邮编:831500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自主学习。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增强语文能力的主要阵地,因此,激活语文课堂十分必要,如下就如何激活语文课堂,谈些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妙用导语                      
巧妙的导课是激活语文课堂的前提,巧妙的导语是教师与学生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像无形的磁铁一下子能吸引住学生,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以最佳的心态进入角色,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产生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效果。例如,在讲季羡林的著名的散文《幽径悲剧》时,我这样设置导语: “北京大学是我们每个学生所向往的,北京的大学教授是大家理想的老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由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写的著名散文《幽径悲剧》。”导语一出,学生们都跃跃欲试、急不可待地去阅读课文。这样一个简短的导语,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导语应求“新”、求“活”。也就是说,要根据课文内容和特点,导语的角度和内容应适当的有所变化,不可千篇一律,避免牵强符会,生拉硬扯。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文体,不同课题,紧扣课文实际,进行讲故事、猜谜语、放音乐、演实验、赏图案、播新闻等学生喜闻乐见、富有情趣的活动。我在教文言文《隆中对》时就设计这样的导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的英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隆中对》来了解他。(同时放《三国演义》主题曲) 
   二、巧于设疑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激发学习的动力。为此,初中语文教学要善于设疑、巧于生疑,自然吸引学生注意力,气氛 |   |   
 
   
     
         
          | 标题: | 
          浅谈语文课堂“激活”的艺术 | 
         
         
          | 文件大小: | 
          8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222262fk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