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阅读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1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无得一项是(   ) 
A.小大之狱(案件)         B.亲贤臣,远小人(亲近) 
C.又何间焉(参与)         D.先帝不以臣卑鄙(品行恶劣) 
1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可以一战  咨臣以当世之事     B.肉食者谋之  则汉室之隆 
C.躬耕于南阳  受任于败军之际   D.其乡人曰    望其旗靡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14、【甲】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依据是什么?【乙】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什么建议?请分别用选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甲】文依据:                           【乙】文依据:                       
15.请你选择“曹刿”或者“诸葛亮”,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他是怎样一个人。(2分) 
  
  
  
  
答案: 
11.(2分)D  【解析】D项中的“卑鄙”是古今异义词,在古义中的意思是“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12.(2分)C  【解析】A项中第一个“以”是“凭借”的意思,第二个“以”是“把、拿”的意思;B项中第一个“之”做代词,代指“这件事”,第二个“之”做助词,译为“的”;C项中两个“于”都做介词,译为“在”;D项中第一个“其”做代词,代指“曹刿”,第二个“其”也做代词,代指“齐军”。2·1·c·n·j·y 
13.(4分)(1)身居高位的人目光短浅,不能作长远打算。 
(2)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谈论起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哀叹、惋惜、痛心、遗憾的。 
14.(2分)忠之属也   亲贤臣,远小人 
15.(2分)曹刿:足智多谋、沉稳持重,有政治远见和军事韬略。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忘我精神,尽瘁国事,忠心辅政,任人唯贤,清正廉明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