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行》 
余丹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4、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注意积累具有文言色彩的谦辞和敬辞,在言语交际中恰当使用,增强文化底蕴。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直至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积累古代常见的敬辞和谦辞。 
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直至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难点 
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积累古代常见的敬辞和谦辞。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新课 
师:我想请问同学们,对待父母的朋友我们应该用哪种态度呢?
  (可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然后引入本课学习内容:古代有个叫元方的人对待他父亲的朋友却不像大家说的这样,他父亲的朋友却反过来向他道歉,这是怎么回事呢?大家想不想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呢) 
二、诵读课文 
在疏通字音的基础上使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自读、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小组PK读等,力求达到熟练甚至当堂背诵的目的。为下节课的分析奠定基础。 
三、复述课文 
在熟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这篇课文。(有不足的地方教师补充) 
四、了解谦辞和敬辞 
结合文章的注释和思考与探究第五题来了解敬辞和谦辞。 
(因为有学生对君、尊君、家君混淆不清) 
五、情景再现 
在讲述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来再现当时的场景,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 
六、小结 
通过朗读、复述和情景再现,我们已经对文章的内容有了较好的理解,下节课的时候我们一起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七、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结合课下注释尝试翻译课文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上一大亮点就是情景再现,学生们都很积极,愿意参与到表演中去,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但美中不足的是课堂纪律有点控制不了,没能做到很好的引导学生观看表演。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 
2、在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主旨。 
3、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意义,学习从小做一个守信的人。 
重点: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 
2、在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主旨。 
难点: 
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意义,学习从小做一个守信的人。 
  
教学过程: 
一、齐读导入 
二、积累字词,疏通文意 
1、小组合作翻译,教师巡视解决小组提出的问题。 
教师提示:注意下文注解的运用,将课下注释还原。用圈点、标注法做好笔记。 
2、答疑解惑 
    提出疑问,全班共同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讲解。 
3、四人小组展示交流  
教师要求:展示时按2人朗读,1人,句子翻译,1人重点词语强调的顺序进行。一句一组。 
4、教师适时点拨讲解古今异义词如“去”,通假字、省略句等文言文积累知识。 
5、小组朗读(齐读或分角色朗读),加深理解,明确朗读停顿。 
  
三、研读课文 
1、 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 
不守信用,没有礼貌但知错能改。 
2、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无信、无礼。 
3、 结尾处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不过分。因为元方认为这种无信无礼之人,不值得与他交谈。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太过分。既然友人已经感到惭愧了,对父亲的朋友应当以礼相待。  
4、中心思想 告诉人们诚信是立世之本,要人们做一个守信之人。 
     四、课外延伸 
你有过和文中人物类似的经历吗?你对“守信”这个问题持什么样的看法? (以上问题可让学生自由发言,对守信的问题,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伺机加以正确的引导) 
五、小结 
“信”是立世之本,陈太丘的友人不守信,连七岁的小孩子亦知其不可,对他很不以为然,“信”之重要性于此可见一斑,因此,我们从小要做一个重礼守信的人。       常言道:守信走遍天下,寡信寸步难行。我希望同学们“以诚待人,以信做人。”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册 
3、积累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 
七、教学反思 
    本堂课上学生表现得较为活跃,能够参与到课文的分析中来,但对于文言字词的积累依然存在问题,而课堂上没能及时的纠正并给予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