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筝》教案3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05-01  | 
 
 
  
  【教学要求】 
   1.认识生字3个。 
   2.体会“好像”、“似乎”两个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3.理解句子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5.体会男孩爱护公物的好品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阳光明媚的春天来了,小朋友开心极了,可以去春游了。大家带上自己做的风筝,去郊外放风筝。想不想跟他们一块儿去?好,我们随同其中一个男孩一起去放风筝。 
    听课文录音,看图画演示。 
    这是怎样一个孩子?考考你的记忆,能不能用你刚才听到的有关语句来描述?学生回答。老师把同学们的发言综合起来,请听仔细: 
    放风筝的男孩出现了,看样子有七八岁。一张可爱的面孔,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像两颗水灵灵的葡萄。身上雪白的衬衫,就像天空中悠悠的白云。 
    能不能把刚才这段话听写下来?准备——听写完成课后练习。校对朗读,同时出现男孩画面。 
  二、下面就让我们跟着他一起去放风筝。 
   1.把课文快速读几遍,读熟。有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提出来。 
   2.指名分节朗读。 
   3.学生质疑。 
   4.特别理解:“风筝又飞起来了,在天空中飘飘扬扬,天空变得越发美了。”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其中“越发”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边理解边指导朗读) 
     理解同时,结合课后练习,比一比,用上“好像”、“似乎”使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 
     (边理解边品句,加强朗读指导) 
   5.解决学生质疑中的问题。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为什么这么读?(第一部分风筝飞上天,孩子很兴奋,语调要稍高些,突出孩子的高兴,我们也随着他很高兴。第二部分,孩子捡风筝时,踩坏了花苗又跑了,作者以为他是破坏绿化的不负责任的孩子,于是读的时候语调下沉,略带批评的语气,读出生气了,不高兴了。第三部分孩子用自家的花苗补上了被踩坏的花苗,说明他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孩子,读时应该带有表扬夸赞的语气,尤其最后,风筝又飞了起来,看着这么好的孩子,谁不喜欢不高兴呢?读时语调应更高,读得欢快些。) 
   6.学生示范,练读,指名读。 
     跟着这么一个心地善良纯洁的孩子去放风筝,心里舒畅吗?高兴吗?要把我们的喜悦欢乐和更多的人分享,我们也会变得更快乐。回家绘声绘色地把故事说给爸爸妈妈或者弟弟妹妹听,好吗?所以我们得学会复述课文的本领。 
   7.出示课文复述提纲,请大家根据提纲,抓住每部分的要点,先好好地读读课文,再用自己的话或书中优美的语句,不看书,把故事说给大家听。小组准备。 
    指名分节复述课文。指名复述课文。边复述边看媒体演示。 
    大家学习的本领真强,学习效率也很高,最后让我们连起来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一遍。齐读课文。 
  三、全文总结。 
    学了课文,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个男孩子?可以从外貌上来介绍,也在加上他的品质特点来介绍,可以用书中的句子,也可以自己说。 
    一般写人时,我们都抓住人物特点来介绍的。这是写人文章的一般规律: 
  四、说话。 
    学习课文的描写,请仔细观察一个同学,向大家作介绍。注意不要说出他的名字,让大家猜猜他是谁。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