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李白的两首送别诗,完成11-13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1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1[踏歌]唐代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这种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运用想象遥寄深情,请结合诗句加以说明。(2分) 
  答:         
12.上面两首诗都有对于声音的描写,请你从“子规啼”和“踏歌声”中,分析诗人不同的心情。(2分) 
  答:         
13.古诗词中有许多送别诗,请你再写出两句表达送别之情的诗句。(2分) 
              ,            。(写出连续两句) 
  
  
  
答案: 
(二)古诗词阅读(共6分) 
11.答案示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愁心”寄托给了“明月”,让“明月”随风陪伴友人直到夜郎西,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也带到那里,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2分。用诗句解释想象1分,分析情感1分) 
12.答案示例:“子规啼”写杜鹃鸟的叫声哀婉凄切,反映了诗人沉重忧伤的心情; 
“踏歌声”写用歌声送别,悠扬轻快,反映出诗人轻松的心情。 
(2分,每个要点1分) 
13. 答案示例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答案示例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答案示例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分,每空1分,该空有错不得分。如不是连续的两句,给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