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茶馆》教案1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08-14  |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通过极具特色的《扬州茶馆》,了解中国传统饮茶风俗,及饮食文化。 
   2.继续进行复述训练。能把“烫干丝”过程给大家作介绍。 
   3、感受朱自清的描写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几种扬州小吃,知道扬州小吃的特点及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 
    复述“烫干丝”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扬州是江苏的一个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大运河贯穿南北,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名城。扬州的小吃,极具特色,名目繁多。(板书课题)虽然课题是《扬州茶馆》,但课文主要介绍的是茶馆里的各种小吃。 
   2.引导入课: 
    扬州茶馆里到底有什么好吃的小吃?这好吃的小吃又是怎样制作的?小朋友想不想到扬州茶馆里去看一看?那好,我们这就随着作者,到课文中去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找一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扬州小吃?(用“”划出)其中重点介绍了什么小吃的制作过程? 
   2.交流、反馈。[板书:零碎小吃烫干丝小笼点心] 
  三、再读课文,理解、体会 
   1.教师茶馆里的情景。 
   2、抓住“香”学习零碎小吃。 
   3.自由轻声读第二节,从文中找出做“烫干丝”的动词。[出示表格] 
   4.组织交流。 
   5.抓住动词说说“烫干丝”的过程。 
    [先指名说,再每人说一遍。] 
    过渡:课文除了介绍烫干丝外,还介绍了什么小吃?又是怎样介绍的呢? 
   6.分组阅读课文第三节,边读边讨论: 
    课文是怎样介绍小笼点心的? 
    组织完成下面的选词填空题:[出示] 
    蒸选剁加 
    做菜包子、菜烧卖和干菜包子,菜()那最嫩的,()成泥,()一点儿糖一点油,()得白生生的,热腾腾的。 
    [填完后组织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用词的准确] 
  四、总结全课,朗读课文 
    总结谈话:读了《扬州茶馆》这篇课文后,我们对扬州的各种小吃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你现在是否知道扬州小吃为什么有名吗?(因其风味独特、制作精细,色、香、味俱全……) 
 
  教学反思 
  四年级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不必强调一步到位。让学生读课文后充分表达作者写了哪些吃的花样,采用找概括句:“有……有……还有……“反复训练说话的办法,学生不知不觉中懂得了文章的大致意思。这样也为深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这篇课文的知识技能方面最应该引导学生掌握的就是对烫干丝的过程的复述。复述是四年级的难点,强求一步到位是不符合实际的。这就需要体现老师从扶到放的教学过程。在这一部分的处理中,请学生找出烫干丝的动词,联系烫干丝的名称,找出烫干丝是分三步来写的:切丝、烫熟、滗干,让学生总结出原来烫干丝的名称就是它的制作方法。由于这一步的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学生很容易说出烫干丝的过程。同时老师再适时点出可以描写菜的制作过程来把一道菜写具体的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