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二战历史不容翻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把握中心论点,理清文章驳论思路。 能力目标:学习使用多种论证方法事论述论点的好处。(重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认识到重信守诺的重要性并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驳论过程中运用引证法,例证法和对比论证法 
教学难点: 
体会语言特色,把握本文感情充沛、富有气势的特点。(难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忘记历史等于背叛”,我们只有以史为鉴,才能促进世界的发展与和平。但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日本不仅没有汲取二战失败的教训,反而公开否定《开罗宣言》,妄图颠覆二战后世界秩序。二战历史岂容翻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二战历史不容翻案》,共同捍卫世界和平。 二、自主预习 1.写作背景。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引发中日钓鱼岛争端。日本右翼势力抬头,日本政府一意孤行,他们妄图颠覆二战后的世界秩序,公然否定《波斯坦公告》和《开罗宣言》,意图重走军国主义的老路。为揭穿日本右翼势力阴谋,维护亚洲和平,《人民日报》发表了署名为“钟声”的这篇文章。 3.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会写括号内的汉字。 磊落(lěi)   谬论(miù)     è(愕)然   重信守诺(nuò) 赎罪(shú)  篡改(cuàn)   fùzhé(覆辙)  拭目以待(shì) 4.理解词义。 磊落:形容胸怀坦荡。 赎罪用某种实际表现抵销罪过。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对经典、理论、政策等进行改动或曲解。 覆辙:指翻过车的道路,比喻过去失败的做法或前人失败的教训。。 重信守诺:重视诚信,遵守诺言。 铁证如山:形容证据确凿,像山一样不能动摇。 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 5.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课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明确:二战历史不容翻案。 (2)从哪些史实可以看出日本想为二战历史翻案? 明确:①日本近来却抛出一个谬论,称《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是同盟国单方面发表的政治宣言,缺乏国际法效力。②日本右翼势力大行其道,在日本国内形成了翻历史案的小气候。日本战后一直不愿深刻反省侵略历史,不愿彻底清算军国主义。近年来,日本国内不时有人跳出来,否认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战争暴行,否定“村山谈话”,日本政府还积极谋求修改和平宪法、无核三原则等。日本政要频频参拜靖国神社,甚至日本前首相、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也公然前往参拜。 三、合作探究   1、作者是针对什么谬论,从哪些方面进行批驳的? 明确:作者针对日本抛出的所谓《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是同盟国单方面发表的政治宣言,缺乏国际法效力的谬论进行批驳,是从投降的历史和战后的表现两个方面进行批驳的。 
2、作者写本文的意图是什么? 
明确:作者针对日本抛出的所谓《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是同盟国单方面发表的政治宣言,缺乏国际法效力的谬论进行批驳,并且提出了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挑起事端的根本原因是日本右翼势力仍大行其道,呼吁日本政府正视历史要具备正常国家的心态,彻底清除军国主义遗毒。 
3、本文是一篇议论文,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本文是一篇议论文,在驳论过程中运用引证法,例证法和对比论证法,使文章论点鲜明,说服力极强。 
4、文章中多次运用反问句和感叹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反问句作用:直指敌论的错误论点,既一针见血,又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于伤害我们感情却又无耻说谎的日本政府的愤慨,使议论充满气势和力量。 
感叹句作用:直抒感情,表达意愿。振奋人心,警示注意。 
四、小结 
  
  
日本要在国际社会立足,赢得他国尊重信任,必须重信守诺,行事磊落。历史不容翻案,正义不容挑战!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二战历史不容翻案 
摆谬论:《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是同盟国单方面发表的政治宣言 
驳谬论 
结论:具备正常国家的心态,正视历史,赢得他国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