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09-21  | 
 
 
 江苏省泰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国美学和谐理论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协调的美。其中有三个要点,一是相互对待;二是在对待中产生的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消长的关系;三是由此产生一种和谐的美。协调原则强调融合性。 
②《晏子春秋》中提出“和如羹焉”——羹是由各种不同的味调和在一起,从而得到统一之味的。“和”是各种有个性的东西,各不失其个性,却能彼此得到和谐统一。 
③春秋时在哲学上曾展开过一场和同之辩,“和”与“同”都是强调联系中的协调性,都是以事物之间相互关系为基础的。但“和”强调对立物的协调统一,“同”则是同类事物的协调性。《国语》云:“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同辩异被上升到存在的高度,和则生,同则灭。“和”在冲突的平定中产生,事物之所以相生,来自于不同事物冲突中的协调。而“同”是同类事物相加,这种无差别的累积是对冲突的回避,是对人的关系性存在的漠视,没有从根本上回答人如何存在的问题,所以说“同则不继”。后来孔子从人的行为中区别“同”与“和”,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就可见差异性协调的重要性。 
④“阴阳相应谓之和”发端于五行相生相克的学说,并在《周易》中得到充分体现。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以阴阳相摩相荡为哲学之本。卦分刚柔,上下相应,感而化生万物。刚柔相济方有和,同类相对则为敌。中国哲学异类求和的思想反映的是以和谐化解冲突的理想追求。 
⑤我国最早的一部音乐美学著作《乐记》中的“大乐与天地同和”的思想,也是一种协调基础上的和谐。这个重要思想一方面强调乐与天地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与天地万物具有同构性,另一方面强调音乐创造必须契合大化流衍的节奏,天地的节奏就是音乐的节奏。大乐与天地同和为音乐之和奠定了一个本体论基石。礼在别异,乐 |   |   
 
   
     
         
          | 标题: | 
          江苏省泰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 文件大小: | 
          56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