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石之瓠 
一、通假字 
1.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  ”通“  ”,  ) 
2.我世世为泮澼絖     (“  ”通“  ”,   ) 
答案1.“龟”通“皲”,皮肤冻裂 2.“絖”通“纩”,丝绵絮 
二、古今异义 
剖之以为瓢 
古义:             今义:认为。 
答案  把……作为 
五、一词多义 
1.封 (1)裂地而封之           (    ) 
(2)封闭宫室,还军霸上  (    )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 
(4)又欲肆其西封          (    ) 
2.实 
(1)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    ) 
(2)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    ) 
(3)其为人,淳重方实,可任以事   (    ) 
(4)我实不德,齐师何罪   (    ) 
(5)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    ) 
3.固 
(1)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    )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 
(3)人固有一死           (    ) 
(4)固国不以山谿之险      (    ) 
4.与 
(1)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 
(2)冬,与越人水战       (    ) 
(3)失其所与,不知        (    ) 
(4)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    ) 
(5)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 
(6)吾与点也              (    ) 
答案1.(1)动词,封赏(2)动词,查封 (3)动词,打胜仗筑土坛以祭天(4)名词,疆界 
2.(1)动词,充实,填塞(2)动词,结果实(3)形容词,诚实(4)副词,确实,实在(5)名词,果实,种子 
3.(1)实在(2)顽固(3)本来(4)巩固,使……坚固 
4. (1)给予(2)介词,和,同(3)结交,亲附(4)句末表疑问、反诘或感叹(5)通“举”推举,进用(6)赞成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       ) 2.吴王使之将               (       ) 
3.其坚不能自举也           (       ) 4.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       ) 
5.能不龟手一也              (       ) 
答案1.名词用作动词,种植;充实,填塞2. 名词用作动词,做将领3.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程度4. 形容词用作名词,大的东西5.数词用作形容词,相同,一样 
五、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1.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  
翻译:                 
2.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       )  
翻译:                   
3.剖之以为瓢。            (       )  
翻译:                  
4.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       )  
翻译:                      
答案1.状语后置句  为什么不把它系结在腰间来充当大的腰舟而在江湖之上浮游。 
2.状语后置句  你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啊。 
3.省略句  把它锯开来做成瓢。 
4.定语后置句  宋国有善于调制防止手冻裂的药物的人。 六、语句翻译 
1.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 
翻译:                  
2.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翻译:                 
 答案1.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不够坚固,无法拿起来。把它剖开做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采分点:坚、举、以为;省略句式) 
2.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采分点:龟、一、或、封、异、洴澼絖;省略句式) 
七、文化常识 
1.金:货币单位,秦代以黄金二十两为一金,汉代以黄金一斤为一金。 
2.诸子散文: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诸子的文章,各具风采。在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有儒、法、道、墨四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