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教学设计4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2-01-04  |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霜、吹、落、降、飘'5个生字,学写“春、冬、雪”3个字。 
   2.借助插图,想象画面等方法,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感受四季不同的特征。 
   3.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语言的音韵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学习“春、冬” 
   1.说说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 
    出示词语:春、夏、秋、冬。 
    2.学生认读“春、夏、秋、冬”。 
   3.书写“春、冬”二字。 
   (1)仔细观察“春”字,发现它由哪几个部件组成。 
   (2)老师范写,讲解书写要点:先写三横,左低右高,间距均等,中间一横最短。再写一个“人”字,撇捺要舒展。最后,再写一个‘旧”字,贴住撇,不碰捺。 
   (3)学生练习书写。 
   (4)教学书写“冬”字:横撇和捺交叉在中心点上。上点小,下点大,对齐写在中线上。教师示范书写后,学生练写。 
   4.齐读四季的名称。 
    设计意图:要求书写的字可以根据生字的分布情况,分散进行。课题中就有两个要求写的汉字,在导入课题时就进行书写指导,时机恰当。 
  二、借助插图,读词识字 
   1.出示插图,说说这是什么季节?有什么特征?引导说话:春天(秋天、夏天、冬天)…… 
   2.相机出示词卡:春风、夏雨、秋霜、冬雪。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拼读。 
   3.正音:请学生读词语,教师根据学情差异,指导生字读音。其中“风、霜”的读音重点正音。 
   4.去掉拼音,采取多种形式读词(自由读—指名读一一领读—齐读) 
   5.认识秋霜。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见过的“霜”是怎么样的? 
   (2)呈现画面,教师小结:在寒冷的清晨,树叶上,车窗上、地面上,常常会出现一层薄薄的结晶,这就是一一霜。认读生字,巩固读音。 
   (3)观察“霜”字,识记字形,认识“雨字头”。 
   (4)小结:霜常常在深秋出现,所以把它称为一一“秋霜”。 
   (5)出现词卡,复现词语,巩固读音。 
    设计意图:秋霜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先联系生活所见交流,再借助图片简介,可以加深学生对秋霜的认知。同时结合汉字字形教学,使形义结合,便于学生掌握生字。 
  三、动作演示,认读短语,识记生字 
   1.出示短语,采取多种形式读词正音。(自由读一一指名读一一齐读) 
   2.圈画动词,引导学生发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来到人们身边的方式。(交流:吹、落、降、飘) 
   3.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音:吹、落、降、飘。 
    引导学生交流是怎么记住这四个生字的。 
   (1)识记“吹”字。结合动作发现:吹要用上口。 
   (2)识记“落”字。结合动作,发现夏雨是从天上掉下来。(指名读—齐读) 
   (3)识记“降”字。认识“双耳旁”。结合动作,发现和“落”字的意思相近。所以它们可以放在一起变成一个词—“降落”。(指名读一一齐读) 
   (4)识记“飘”字。引导学生做做动作,发现雪轻轻柔柔的,一会儿飘到东,一会儿飘到西,这都是“风”的功劳(凸显“风字旁”)。 
   4.读读四个生字,请学生将这四个生字宝宝,送到正确的词语中:雪花飘 春风吹 秋霜降 夏雨落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运用已学的识字方法进行自主识字。根据生字的特点分类教学,突出难点。借助动作演示落实四个动词,巧妙地将生字的音形义结合。 
   5.课间操(师生一边拍手,一边合作读)。 
    师:什么吹? 生:春风吹。 
    师:什么落? 生:夏雨落。 
    师:什么降? 生:秋霜降。 
    师:什么飘? 生:冬雪飘。 
    男生,女生问答读。 
    设计意图:将学习内容与课间操结合起来,既复习了课文内容,又帮助学生缓解了紧张的学习。问答式的合作读,揭示了短语的结构,渗透了语文知识的学习。 
  四、巩固练习,学习写字 
   1.认读生字卡片:吹、落、霜、降、飘。 
   2.书写生字。 
   (1)教学“雪”字书写:观察“雪”字。比较“雨”和“雪”,交流发现。重点观察:“雨”字变成“雨字头”后的变化。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练习书写。 
   (3)学生书写反馈,评议交流。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