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纪念碑的结构特点,品味作者感情;   
2、指导学生理解说明对象、特征,理清本文说明顺序; 
3、体会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品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过程与方法:阅读与图片展示、自学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    
1、了解纪念碑的结构特点,品味作者感情;   
2、指导学生理解说明对象、特征,理清本文说明顺序; 
3、体会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品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教学难点】   
1、体会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品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教学方法】  自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课文朗读、PPT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图片(或播放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视频资料),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记者周定舫,以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近人民英雄纪念碑!  
二、回忆说明文常识  
1、了解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2、常见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顺序 
3、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等。  
4、说明语言准确、科学、严谨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题、展示学习目标 
正标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表明本文说明的对象。  
副标题: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瞻仰” 表现出作者对革命先烈万分崇敬的心情。(指恭敬地看。) 
2、检查词语预习情况。 
3、积累词语。 
4、初读课文,思考: 
(1)概括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作者对纪念碑总印象即纪念碑的总特征)(学生在文中找出关键词语)     巍峨、雄伟、 庄严  
(2) 阅读开头和结尾两节文字,说说作者瞻仰前的心情和瞻仰后的感受。 
(3)说说课文总体上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纪念碑的?请勾画出表明作者行踪的词。  
(4)了解文章结构特点。 
5、班内展示、交流,老师补充。 
(提示:瞻仰前的心情——万分崇敬;瞻仰后的感受——再一次默默致敬)。  
从…走去,  越过…踏着…走到… 踏上…到了…  
瞻仰:从…起往南转到… 西面…来到… 走下…离开…  
四、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边读边理:找出作者参观路线的方位词,试着画出参观路线图。 
2、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 
五、课堂小结: 
回顾本课涉及到的说明文知识,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顺序等,梳理全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研读课文,体会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品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3、了解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努力奋斗。  
一、导入:复习说明文相关知识导入新课。 
二、研读课文 
(一)读课文2—5节,思考: 
1.总体来看这部分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2.从远处来看(2、3两节)写了纪念碑的哪些内容? 
3.从近处来看(4、5两节)写了纪念碑哪些内容? 
4.建碑的特殊材料有何象征意义? 
(二)读课文6—10节,思考: 
1.这一部分重点介绍了哪10座浮雕?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 
3.展示交流,明确 
(1)东一:“虎门销烟”     (2)东二:“金田起义” (3)南一:“武昌起义” 
(4)南二:“五四运动”   (5)南三“五卅运动”   (6)西一:“八一南昌起义”  
(7)西二:“抗日敌后游击战”(8)北一:“群众支援前线”  
(9)北二:“胜利渡江,解放全国” (10)北三:“人民欢迎解放军”  
明确顺序:由东到南到西最后到北的空间顺序,同浮雕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相一致。即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  
(三)找一找文章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例: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 
这句话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人民英雄纪念碑  高大巍峨的特点 
(四)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例: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年到1000年之久。 
句中“至少”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至少”表示最小限度,说明了这些浮雕可以保持在800到1000年以上,如果去掉后就太绝对了。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拓展延伸:朗读第四段的碑文 
1、人民英雄纪念碑要纪念的英雄究竟是哪些人? 
2、烈士们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了,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我们能做些什么? 
3、如果要在纪念碑上补充建国以来的人民英雄,你认为应该增加哪些? 
四、巩固训练:《学习与评价》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它的特征是巍峨、雄伟、庄严,为了把它完整的介绍给读者,作者按照自己瞻仰的顺序,一步步把我们带到纪念碑前,采用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顺序,有条不紊的给我们介绍了十幅浮雕的内容,突出了中国革命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精神,为祖国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六、作业安排 
1、背诵三段碑文  
2、运用所学说明顺序,简要的写一写我们的学校。 
3、完成《学习与评价》 
七、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