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
  | 
 |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10-09  |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 
 
    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很难,由于他语言上的特点。很多学生全向我反映读不顺,感觉不对劲。写景散文只能靠读去感受语言的优美。结合自己几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值得记录:  
 
    1、预习至关重要,课前必须熟读课文,不然课堂上老师再精彩的讲解都有可能没有良好的效果。  
 
    2、作者的生平介绍,理解文章所写时的社会背景、历史现状才能更好的领会文章的感情基调。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充分了解作者及其一些作品。  
 
    3、文章第十自然段中“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一个男生提出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停顿,第一种是“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另一种是“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有点出乎意料,让我激动。两种停顿就是两种气势,两种画面,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这就是大师的手笔。  
 
    4、好的写景散文是连贯而一的,这里却是节选,使文章失去了应有的美感,也防碍了学生的理解。文章的开头提到了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学生对于这个意大利电影导演的风格一无所知。有点反感这种节选的形式。  
 
    这种经典的散文只有在不断的朗读、品味才能理解,才能感悟语言的美。越来越感觉学生的学习很被动,早自习时间如果不是老师督促根本就不愿开口大声朗读。学习是自觉的行为,只有怀有对知识的渴求之心,才能有所收获。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